傅佩榮經典講座.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
<內容簡介> 智慧的最高境界,就是體悟「未始有物」, 並且不論身在何處,皆能快樂自在。 以身合心,以心合道,萬物與我為一 老子開創道家思想後,莊子將之發揚光大, 他生於戰國時代中期,其思想講求順應時代變化,隨遇而安, 讓自己免於外在的干擾和傷害。 司馬遷稱莊子「其學無所不窺」,可見其博學多聞,聰慧異常, 對各方書籍多所涉獵,以故事闡述精妙的人生哲理。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探究莊子的人生哲學與豐富的寓言。 強調外化而內不化。內心與道同在,就可以與他逍遙而遊。 ★本書特色: 傅佩榮教授集數十年研究之大成, 精闢闡述中國哲學思想的奧妙內涵。 ★目錄: 自序 主題一:人間患難深重 第一講:深度虛無主義 自殺與殺人 富貴暗藏危機 但求明哲保身 第二講:身體的困境 追逐生存所需,疲困不已 勾心鬥角,欲望無窮 情緒複雜多變,難以安頓 第三講:心智的茫然 人類中心的價值觀是虛妄的 本末倒置,輕重不分 賣弄智巧,錯失大道 主題二:心齋與道契合 第一講:心齋的修練 以「氣」取代耳與心:虛 虛而待物,唯道集虛 虛室生白,展現光明 第二講:順從「不得已」 身體的變化:老,病,醜,怪 處境的壓力:貧窮與委靡 算命的難題:吉凶依於欲望 第三講:化解一切的執著 無情:不受好惡的干擾 無動於衷:天下人的毀譽 乘物以遊心:當下自在逍遙 主題三:外化而內不化 第一講:不與世俗爭勝 和光同塵,不露鋒芒 依循天下之大戒:命與義 隨順客觀形勢:順人而不失己 第二講:外化的祕訣 明白生死的常態現象 孝順的初階:敬,愛,忘親 孝順的高階:使親忘我,忘天下人,使天下人忘我 第三講:內不化的快樂 悟道: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虛己以遊世:與道為友 相忘於大道,永不乾涸 主題四:從真實到美感 第一講:以身合心:從技術到藝術 專注熟練而巧奪天工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忘適之適:一切安好 第二講:以心合道:靜與遊 心如止水,水靜則明如鏡 精神生於道:在整體中,一無所礙 萬物無一不可欣賞 第三講:美感洋溢的生命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萬物平等,依其個體而得到全盤肯定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作者簡介> 傅佩榮 民國三十九年生,上海市人。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曾獲國家文藝獎與中正文化獎。 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著有:《釐清自我的真相》、《管理自我的潛能》、《探索生命的價值》、《走向智慧的高峰》(以上四書為「傅佩榮談身、心、靈整合」專書)、《哲學與人生》、《轉進人生頂峰》、《活出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宇宙的舞者》、《向孔子學做人》等數十本。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著有《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逍遙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