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經典講座.孟子:浩然正氣與成功人生
<內容簡介> 孟子繼承孔子思想,身處亂世,肩負木鐸的使命。 認為人性向善,仁義是他為人處事的最高標準。 人性向善,擇善固執,止於至善 孟子繼承、發揚孔子思想,建構了完整的儒家體系。 身處七國爭雄、眾說紛紜之亂世,肩負木鐸的使命。 周遊列國,與各國君主對談仁政理想,思慮精微,辯才無礙。 主張人性向善,猶如水向下流,從人基本的心之四端來開展。 用各種寓言、格言、比喻說明人的生命有其價值,要培養浩然之氣。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探究孟子的政治理想與人生價值。 期望藉由儒家思想的引導,使這一生過得充實,慢慢走向完美。 ★本書特色: 傅佩榮教授集數十年研究之大成, 精闢闡述中國哲學思想的奧妙內涵。 ★目錄: 自序 主題一:好辯自有理由 第一講:充實基本學識 精通古典資料:詩、書、易 領悟孔子的真正智慧 發揮個人創見:人性理論 第二講:善於使用比喻 智:緣木求魚,杯水車薪,五十步笑百步 仁:見牛未見羊,一暴十寒,遷於喬木 勇:何待來年,三年之艾,魚與熊掌 第三講:創造新的格言 自我修養:反求諸己,綽綽有餘,通權達變 人際相處:取友必端,與人為善,守望相助 積極人生:心悅誠服,手舞足蹈,兼善天下 主題二:性善不是幻想 第一講:理解人性的關鍵 幾希:人與禽獸之異,在心不在身 良知良能:人「能」知善與行善 人無教育,則近於禽獸 第二講:心之四端 真誠自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 心之四端:惻隱、羞惡、辭讓、是非 善在於:仁、義、禮、智 第三講:人性向善 真誠引發力量:有如水向下流 善: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 心悅理義,猶口悅美味 主題三:培養浩然之氣 第一講:從自我修養入手 考察心思:無禮、不仁、不忠? 三種勇敢:對抗、無懼、自反 浩然之氣的預設:身心關係 第二講:浩然之氣的表現 充塞於天地之間:直,義,道 天降大任,身心的考驗 萬物皆備於我 第三講:高尚其志 肯定狂狷,批判鄉愿 不畏權貴,舍生取義 人生三樂,勝於帝王 主題四:人格修養六境 第一講:效法聖賢典型 聖人類型:清者,和者,任者,時者 舜的表率:從孝順到治天下 以孔子為師 第二講:人格的六種境界 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 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第三講:孟子的貢獻 辨明儒家的人性論與境界論 肯定人格的平等與仁政理想 教育理論值得參考 <作者簡介> 傅佩榮 民國三十九年生,上海市人。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曾獲國家文藝獎與中正文化獎。 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著有:《釐清自我的真相》、《管理自我的潛能》、《探索生命的價值》、《走向智慧的高峰》(以上四書為「傅佩榮談身、心、靈整合」專書)、《哲學與人生》、《轉進人生頂峰》、《活出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