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選擇了憂鬱

4.7 / 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2726549
  • 出版日期:2014/09/16
這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心理學叢書之一, 威廉‧葛列什博士在本書中提出了選擇理論,一個非控制的心理學, 將提供我們自由,鞏固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引導我們走向健康、開創的人生。 透過清晰、簡明的語言和活生生的例子,威廉‧葛列什博士使這個重要的新心理學躍然紙上。 學習它可以改變你的一生。 記得經典名著「麥迪遜之橋」四天戀情的故事嗎? 隨著男主角的離去,哀傷的女主人又變回井底的青蛙,結局就只能這樣嗎? 不,心理學家威廉‧葛列什要告訴你不一樣的選擇,其實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威廉‧葛列什是美國南弗羅里達州的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實踐治療》(Reality Therapy)暢銷書的作者。 他深信人們的衝突源自於想操控他人的迷思,但是其實,人們能控制的只有自己,沒有人能強迫他人做不想做的事。 唯有當我們放棄想要他人按照自己的想法照章行事時,我們才可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者試圖藉著他接觸過的實例,也就是臨床經驗來解釋稍稍艱深的概念。 書中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論的部分,告訴讀者什麼是選擇理論、外在控制心理學、解決圈圈以及所謂的優質世界。 第二部分是描述作者接觸的臨床實例,感同身受的實例隨時發生在我們的關係中──親子、愛情、婚姻、職場, 在人類重要的這四種關係中,只要你運用選擇理論,揚棄外在控制,其實你會有不一樣的人生。 第三部分講的是,讀者更可以把學到的擴大到生活的社區,從而創造優質社區。 ★內文試閱: 選擇焦慮/選擇恐懼 當陶德來找我說他很憂鬱,他把焦點放在他選擇的完全行為所表現出最明顯的元素,是正確的。他當時沒有說他正在憂鬱但是當我教他選擇理論,解釋了他為何做了這樣的選擇,他很快學會了這麼做。事實上,這本書裡,每當我提到一般人口中精神疾病的完全行為時,像焦慮症.我會用它們完全行為的名稱來稱呼。焦慮症會被稱做正在焦慮或選擇焦慮,而恐懼症會被稱做正在恐懼或選擇恐懼。 這些新名稱一開始聽起來好像很拗口,但是當你習慣了,他們聽起來就會很自然。這種新說法會比較舊說法來得精確因為它門市活的、主動的說法。因為這些是選擇的結果,所以有希望。如果你能夠做一個選擇,自然就能做別的──更好的──選擇。你的選擇可能很痛苦,但不是不能取消。沒有人喜歡痛苦,所以病人和心理治療師會立刻把重點放在協助做出更好的選擇上。感到憂鬱或精神官能失常是被動的作法。好像它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是受害者,我們沒法控制它。這種名詞和形容詞的使用會誤導我們,使我們誤信我們不能為自己做什麼。 動詞,不同時態的選擇這個動詞可以馬上讓我們知道和基本選擇理論的概念聯想在一起:你正在選擇你正在做的,但你有能力選擇更好的。假如它是你的選擇,你就有責任。用動詞的觀點來看,你不再是一個被動的精神疾病受害者;你是自己好選擇的受益者或自己壞選擇的受害者。你不是因為流行性感冒或食物中毒而生病。選擇理論的世界是難纏的,需負責的世界;你不能逃避對自己行為的責任。 一般人使用名詞和形容詞來描述「憂鬱症」和「精神病」,使得多數人忽略細想他們其實可以做更多事,不光只是在那邊苦惱和痛苦。當你認知到其實自己可以更自由地做更好的選擇,你就可以更樂觀地看待每件悲慘事件。這樣新認知對重新定義個人自由很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