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中修行:圓滿喜樂的人生
<內容簡介> 愛是引發慈悲心的力量, 慈悲是愛的整體表現。 曲嘉仁波切講述,如何透過慈悲心與菩提心的修持, 圓融一切人我關係,開創喜樂圓滿的人生! 曲嘉仁波切所提出的在愛中修行, 指的是透過認知導引, 從經驗中瞭知愛和被支持的力量, 正量從人的私心中被昇華和覺知的愛, 稱為覺性之愛。 由此體驗遠離是非、善惡的兩端, 回到本元的狀態中,去自生自覺。 本元在世間若無覺知則用不到, 愛不在私慾、不在世間, 在自覺自知的明覺中, 只有依此,才能在愛中修行。 ★目錄: 前 言 人生最寶貴的禮物 第一章 修行之道 一 第一堂課 二 有益人生 三 心的轉化 四 人格的成長 五 死亡這件事 第二章 菩提心.慈悲.愛 一 解脫的心 二 無量無數的慈悲 三 觀音菩薩法 四 自利又利他 五 示現 第三章 懂得愛自己 一 啟動 二 別跟負面情緒過不去 三 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 四 逆境與順境 五 澄明心 第四章 愛自己的另一半 一 打破外在條件的迷思 二 理想的伴侶 三 生命的共同體 四 不離不棄 五 了解 第五章 愛家庭與家人 一 互動與關懷 二 親子溝通 三 用愛陪伴孩子成長 四 經營婚姻 五 建立家文化 第六章 愛朋友與對手 一 化解自己的孤僻 二 認識競爭與調伏對立 三 釋放壓力 四 表達自己的想法 五 真誠付出 第七章 愛與修行無所不在 一 心有多大,成果、成就就有多大 二 愛的序位 三 把愛的能量散播出去 四 愛是支持一切的力量 五 充滿智慧去愛 附錄 快樂佛教徒的自我檢視清單 <作者簡介> 曲嘉仁波切 中華漢藏密教、密嚴山教團、前譯教傳法脈傳召護持會之創辦者──曲嘉明尊,出生於臺灣,從小就有許多神秘的經驗,能夠自在的回憶前世。 曲嘉明尊從年少時就悲心流露,經常與人幫助、指點迷津、講說教言。十八歲開始帶領弟子,二十六歲時進入大開悟狀態,開始弘法利生。三十六歲時由青海多嘎瑪寺拉波法王指認為活佛轉世,為噶陀.古夏大成就者爹欽多傑應世。 曲嘉仁波切的佛行事業是廣大的,在臺灣有密嚴山教團、在青海有寺院及閉關中心,在國際上有前譯教傳法脈傳召護持會,每年於印度菩提迦耶進行一個月的傳法灌頂與教學,前往聚集的僧眾、勘布、仁波切、瑜伽士共約七千至一萬名。 「本元教法,心印傳承,即身成佛,一世成就。」曲嘉明尊悲心任運,具大慈心,他說:「我的任務是傳授佛道本元,凡來見我學習者皆可接受我的心性直指,本元成就、即身成佛。」 為此想要親近善知識曲嘉明尊者,歡迎親至密嚴山下轄之各地法林、協會、方廣點學習,必可獲得成就上師的加持遷轉,於此世今生圓滿本元虹光身的成就。 ★內文試閱: ‧作者序 覺性的愛 在佛法的教育中,最主要是啟發覺性、愛在覺性之中,只有在認知覺性後,方能有真愛及支持力,對愛的要求上,佛要求要淨諸愛慾,不由增減,實則此是一種自制而有覺知的愛,一般的愛從純淨無染開始,但若純淨無染怎又有愛,所以一旦愛從私心角度出發則為私慾,若從公領域則為大愛,若站在支持成就互助互利一切來施行愛,則又處處有溫暖、人人獲支持了。 在人世間最偉大的是愛,最自私的也是愛,沒有從認知導引中去體會愛,在覺性中去認知愛,那就只是世俗之愛。我提出的愛中修行,指的是透過認知導引,從經驗中瞭知愛和被支持的力量,正量從人的私心中被昇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