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邦論II:光復本土

光復本土

4.3 / 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81681041
  • 出版日期:2014/02/27
<內容簡介> 「三年前,香港高度自治開始淪落,本土抗爭出現,陳雲適時提出全自治的城邦論述;現在香港全面淪陷之勢漸成,他的光復本土論述,對關心香港前景人士,應是又一次醍醐灌頂的呼聲。」 --李怡(《香港思潮》作者) 香港如何突破僵局,訣竅就是四個字:光復本土。 香港是碩果僅存的城邦,而城邦的格局和文化,更是珍貴的中華國族資源。開拓中華天下的宏圖大計,以保存香港的城邦資源最為重要。要保存香港一百七十年的城邦資源,先要重新認識香港歷史,並肯定香港本土文化的價值。香港本土文化以華夏為本,以英國為輔;既保存了華夏王朝的粵語漢音、正體漢字及古雅文言,也接收了英國語文及典章制度,兼收並蓄,發揚光大。 本書繼承《香港城邦論》首部曲,回應當前日漸壯大的本土運動。作者從香港城邦自治切入,呼籲本土意識覺醒,繼而闡述香港所承傳的華夏遺教,以及英國治術的精髓,並勾勒出香港大城邦計劃的藍圖。 香港人不要灰心喪氣、妄自菲薄,只要同心同德,光復本土,香港城邦必可再起,繼而復興華夏。 ★目錄: 第一章:無國可歸,回歸香港 (一)華夏仍未建國,香港城邦自治 (二)中國民族共和,香港君主立憲 (三)香港城邦與大國政治 (四)華夏國魂,如何丟失?香港城邦,如何救國? (五)香港沒本錢混雜下去 (六)群體道德與主體建立 第二章:普世價值與本土傳統 (一)保舊開新:香港的戰後重建 (二)告別離地中產 (三)普世價值與本土論爭 (四)左翼的錯位,右翼的缺席 (五)香港的本土價值與確立主體性 (六)華夏遺民與香港族群的使命 (七)中港區隔,基於華夷之別 (八)香港主場的政治哲學:保守主義 (九)香港的自由論與平等論的華夏根源 第三章:傳承本土文化,扶助民間社會 (一)帝國的統治術:分而治之,培養本土歸屬感 (二)香港用社會建構,中國用民族建國 (三)英國在香港的統治方法 (四)區隔香港的民間社會 (五)低下層安居樂業的秘密:累進發展及二元經濟 (六)麥理浩總督的歸化工程:公共房屋及公費教育 (七)殖民政府撤出,香港如何替換功能? (八)重建香港的世族與士族 第四章:殖民地士族、傳統中文與文化產業 (一)殖民地士族與金文泰總督的反五四運動及古文教育 (二)粵語的優勢與第二波中文運動 (三)香港的文化格局與王道天下 (四)香港流行文化之興衰及教訓 (五)復興香港文化產業,提升庶民品味 第五章:香港大城邦計劃:統合深莞惠,建設大香港 (一) 大城邦計劃的構思與藍圖 (二) 新時代的改革由香港大城邦開始 (三) 重新釐定中港關係 (四) 西晉五胡亂華的啟示 (五) 不必懼怕港獨,香港深入大陸 (六) 香港本部:高端增值活動 (七) 香港的外環帶:購物、水貨、工農業 (八) 結語:香港不是霸主,而是師傅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