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宇宙:我們身在何處?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
<內容簡介> 登群山,攬佳氣。自然的祥和流入,一如陽光之流入群樹。有風拂來,清新襲人,而暴風鼓其能量,則煩憂落盡,有如秋葉。──約翰.繆爾(John Muir),探險家.博物學家 回程的路上,遙隔二十四萬哩,凝視我所自來的恆星與行星,突然領會到,宇宙自有智慧、情義與圓融。──艾德加.米切爾(Edgar Mitchell),太空人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身為漫步月球的最後一人,站在墨藍的暗影中,心懷敬畏,我從月球表面凝視地球,目之所及,美至無可言喻。這中間一定有其道理,有其目的──因為,實在太美,其美不可能出於偶然。──尤金.塞爾南(Gene Gernan),太空人 愛因斯坦曾說,如果他能問上帝一個問題,他會問:「宇宙是友善的,還是不友善的?」本書所問更為深入:宇宙是活的嗎?問題簡單,所答卻有深意:活著,對於生命,你是覺得疏離還是歸屬,是無所期待還是有所指望,是玩忽還是尊重。 本書文筆優雅平易,卻指出了人類最重要的生存困境。我們身在何處?我們生而為誰?我們此行何往?對於我們自己與人類的前程,杜安.艾爾金曾其著作《自求簡樸》(Voluntary Simplicity)一書率先提倡永續生活之道;在此書中,他更進一步提出人類為共同的生活與成長的方向,建立在這樣的理解上:我們每一個人都代表一個活生生的宇宙。宇宙是有意識的、會自我調整、會自我創造、會隨時更新,生生不息,不斷提升自身的複雜性與創造性。 如果說,死宇宙觀將導致疏離與絕望,那麼,活宇宙觀所產生的,便會是一種激勵人心、充滿活力的願景。艾爾金研究活宇宙長達二十七年,並受到世界各種智慧傳統的啟發,特別是佛教、基督教的教友派、諾斯替派、印度教與道家思想,他同時從事冥想與內在省察,廣泛研究通靈,本書是艾爾金首次將多年來對活宇宙之探索合集呈現,極具啟發。 ★目錄: 序╱狄巴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 作者序 導言 大覺醒 The Great Awakening 個人的觀點 生活在一個死宇宙中 親宇宙性:造化之愛 生命之有無會造成差別嗎? 第一部 我們身在何處? Where Are We? 第一章 第一個奇蹟 The First Miracle 我們都是巨人 宇宙近乎無形 我們才剛開始而已 我們與造化有直覺的聯繫 想像一個宇宙的建立 死宇宙與活宇宙的對比 第二章 活宇宙的科學 The Science of a Living Universe 一個統一的宇宙 背景能量之洋 一個不斷再生的宇宙 每一層次的知覺 根本的自由 能夠複製自身 科學觀點的整合 第二部 我們是誰? Who Are We? 第三章 靈性者,親近活宇宙 Spirituality as Intimacy with a Living Universe 猶太教─基督教觀點 伊斯蘭教觀點 印度教觀點 佛教觀點 道家與儒家觀點 原住民觀點 西方觀點 總結人類經驗的智慧 第四章 母親宇宙 The Mother Universe 科學中的超宇宙 智慧傳統中的母親宇宙 綜合觀點 成長於母親宇宙的懷抱 第五章 靈體與我們的造化特質 The Soul’s Body and Our Cosmic Identity 靈魂的尺寸 靈魂本體的特性 光明體 音樂體 愛之體 認知體 臨終之前,認識自己 第三部 我們往哪裡去? Where Are We Going? 第六章 宇宙將往何處去? Where Is the Universe Going? 生命中生命的生命 培養自我組織體系 人類的核心計畫 培育生命的花園 第七章 人類的回家之旅已至半途 Humanity Is Halfway Home 人類的英雄之旅 人類的分離之旅 最大的考驗與啟蒙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