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當東方靜坐遇上西方腦科學

當東方靜坐遇上西方腦科學

1 / 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3600008
  • 出版日期:2014/04/10

<內容簡介> 靜坐風行全球 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電視主持人歐普拉、前美國總統柯林頓、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前美國副總統高爾、腦科學家奧斯汀教授等、藏佛領袖達賴喇嘛、日本禪師松年小堀、國學大師南懷瑾,他們都是靜坐修行的最佳見證者。 瑜珈的靜坐冥想是上天給人類最好的禮物。──印度諺語 學習靜坐,是你這一生能給自己最大的禮物。──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 靜坐源自東方,可能是瑜珈傳統,以盤腿坐姿冥想,去除心中的煩惱,主要是讓「心」靜下來觀想,以求得「開悟」。近代,由於發現靜坐也可能有減壓效果,使得靜坐在西方社會流行起來,無論在企業界、影視圈或政界,皆有名人投入並推動靜坐的修習。「靜坐」跨越文化隔閡,風靡中外,可見一斑。 修習靜坐的目的之一,是要「離苦得樂」。中西方社會學靜坐冥想,似乎有不同的目標:西方社會傾向消除壓力,因此卡巴金(Kabat-Zinn)的「正念減壓」在西方社會極為流行;但在東方社會,靜坐者則比較重視煩惱的解脫。 今日,西方科學已嚴肅看待靜坐對生理的影響,認為靜坐是一種心的訓練,以及腦的鍛鍊,其所引起的腦運作的改變,代表一種意識的蛻變,是以靜坐已成為神經科學最蓬勃的研究之一。而靜坐對於自主神經和內分泌兩系統間亦有關連,研究指出,靜坐產生的身體狀態是一種放鬆的副交感神經活化狀態,從而影響身體機能的運行。 書中除闡述靜坐的科學觀,同時也將東西方靜坐異同加以比較,並詳加介紹各大主要靜坐方法的淵源和進行原則,如西方的超覺靜坐、正念靜坐,東方的日本「岡田靜坐法」,中國「因是子靜坐法」,印度「瑜珈靜坐」,以及佛教、禪宗、藏佛、道教和儒家的靜坐等,內容深入淺出,適合作為認識靜坐的入門閱讀。 本書作者朱迺欣醫師為腦神經科教授,一九九三年經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啟蒙始學習坐禪,後因接觸日本產業大學神經外科主任松岡成明教授,以及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神經內科主任奧斯汀教授的研究,更近一步專研靜坐的腦科學知識,對相關中西醫科學文獻多所涉獵,自身更修習靜坐多年,此書可謂朱醫師融合其醫學專業、臨床經驗與厚實中學底蘊的集大成之作。 ★目錄: Ⅰ 一本關於靜坐的書 01 現代社會與靜坐 02 我的心路歷程 03 本書的定位 Ⅱ 我的靜坐因緣 04 南懷瑾老師的啟蒙 05 松岡教授說的老和尚故事 06 奧斯汀教授的《禪與腦》 07 法鼓佛教學院的鼓勵 08 我的靜坐體驗 Ⅲ 靜坐的種種  09 超覺靜坐最先在美國流行 10 正念靜坐目前最流行 11 東方靜坐 12 日本的「岡田靜坐法」 13 中國的「因是子靜坐法」 14 瑜珈靜坐 15 佛教的靜坐──「七支坐法」 16 禪宗的靜坐 17 藏佛的靜坐 18 道教的靜坐 19 儒家的靜坐 Ⅳ 靜坐的科學觀 20 靜坐的效果──情境與性向 21 靜坐對心靈的影響 22 靜坐的整體影響 23 靜坐對腦的影響 Ⅴ 結語 24 沉思東西方靜坐 25 東西方靜坐的明日 參考文獻 誌謝 <作者簡介> 朱迺欣 高雄縣鳳山市人,臺大醫學院醫科畢業,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神經生理學博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神經科住院醫師,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