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號帶你上火星:從起源號到好奇號漫遊車太空探索記

從起源號到好奇號漫遊車太空探索記

5 / 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571359113
  • 出版日期:2014/03/24
真的有火星人?人類將來能移民火星? 五十年來,人類不斷探索地球的兄弟:火星! 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最近似地球的天體之一。火星有類似地球的四季交替,自轉周期也相似於地球,但火星有生命存在嗎?這就是好奇號漫遊車的神聖任務。 這趟航行三‧五億英里,是人類走得最遠也最近的宇宙探索,好奇號若在火星找到微生物,將改寫人類的宇宙觀! 本書作者是地球化學家,也是「好奇號」化學相機的首席研究員,多次參與美國航太總署機器人計畫,將精密儀器送入太空,開啟令人驚嘆的火星之旅。透過本書,他寫出二十五年來機器人太空探索的時代故事,從早期探測任務到現在機器人儀器的精密研究,也寫出龐大預算與任務成功與否的實際問題,而這也激發人類更多的創造力。 從「起源號」到「好奇號」,作者生動描繪這些機器人研發、設計、發射、漫遊到順利著陸,展開火星探測的精采故事。 ★專家推薦: 探索頻道雜誌總編輯 陳豫弘 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 曾耀寰 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鄭國威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克科斯書評》(Kirkus Reviews) 《BBC夜空》(BBC Sky at Night)雜誌 《美國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 《書單》(Booklist)期刊 一致推薦 ★內文試閱: 一九九○年一月。那是南加州一個寒冷的下雨天,我從住了兩年的聖地牙哥住家啟程,開車前往加州理工學院應徵工作。那條高速公路讓我神經緊張。在那之前,這輩子我只有一、兩次在那麼繁忙的高速公路上開車。開進帕薩迪納的路途上,我心中一邊回想起自己在明尼蘇達州西部度過的童年時光。我想到一位同學對那所學校的看法,他說,在加州理工學院,所有人都是天才。那時我還曾經尋思,進入那種地方,身邊都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不知道會是什麼光景。現在我就要得知真相了。 我把車子停好,找到那棟建築,走上一組石磚階梯,頂上是妝點地質學館西班牙式建築的松綠色穹頂,我走進挑高的昏暗門廳,伸手敲第一道門。一位矮小、圓臉,頭頂漸禿的教授前來應門,把我引進室內。我不由得注意到,門口附近擺了一台一九八○年代早期的TRS-80個人電腦,那是極早期的型號,早已超過正常使用壽限。室內四周其他空間列置一座座書架,上面堆滿書本和一落落論文。 地球化學教授唐.伯內特(Don Burnett)在我對面坐下,他微微點頭,擺出我後來熟見的姿勢,接著就說,「嗯,基本上,這個工作可以給你。」 「那我接受了,」我回答。這大概是有史以來最短的求職面談。 那次討論的工作,涉及一種太空新實驗的可行性研究,也是我之前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伯內特的構想是收集太陽粒子帶回地球,期能更深入認識太陽的組成。當時已知太陽會穩定向外發送一種原子流,這種現象最早在一九六○年代早期已經觀測得知。要想製造儀器來偵測其豐度、速度,和其他幾種性質還比較容易,然而談到測定其組成,那就是出了名的困難。伯內特認為,把儀器裝上航空器,上太空分析那些原子並不妥當,這項工作得靠一趟取樣返回任務才行。 早幾年我就見過伯內特,當時我們也討論往後是否有可能合作。不過,取得博士學位時,我根本不認為自己應該投身太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