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談心經
<內容簡介> 達賴喇嘛極度推崇《心經》,他經常往返世界各地講述此經,許多佛教徒也都能琅琅上口背誦這部經典,因此,這部經典在漢地與世界各地均廣泛流傳,很多佛教徒會背誦的第一部經典,就是《心經》。 《心經》好比是人體的「心臟」,在佛教典籍中,它占有相當崇高的地位。若想對佛教的「智慧」,有更進一步了解的人,必須好好閱讀此經。 本書分為三大篇,第一篇是佛法的概述,達賴喇嘛首先讓讀者了解什麼是宗教?什麼是佛法?第二篇是《心經》的正文講說,以藏文版的《心經》作為範本;第三篇是菩薩道的說明,旨在闡示般若經典的中心思想,其實隱含著「漸修道」的甚深密意,最終則在發揚「大乘菩薩道」的精神,為利益眾生而成就佛果。 <作者簡介> 達賴喇嘛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是當今西藏精神和政治領袖,更是全球崇敬的佛法大成就者。 本名丹增嘉措,一九三五年七月六日生於西藏東北部,父母務農,兩歲時被認證為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由於中共的高壓與迫害,一九五九年達賴喇嘛被迫帶著藏人流亡至印度。之後便長住印度北部的達蘭莎拉,西藏流亡政府即在此地。 達賴喇嘛精通西藏佛法中的各派信仰,具有各派的傳承,並對其他宗教尊重有加。他主張以和平方式為西藏爭取宗教與文化自由,經常走訪全球各地,暢談國際間的相互理解、仁慈和慈悲、對環境的尊敬,以及世界和平,因此深受各界肯定,於一九八九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四十多年來,達賴喇嘛不辭辛勞,以溫和簡潔的話語,將佛教的教義遍傳世界,澤被眾生,著作已有五十種以上。 譯者:鄭振煌 台大外文系畢業,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曾執教大學、佛學院、佛學研究所,長年主持佛學講座與禪習營。現任慧炬出版社社長。 譯著二十餘種佛學書籍,包括《西藏生死書》《心靈神醫》《慧眼初開》《意識的歧路》《菩提樹的心木》《心如熾火》等。亦擅長口譯,曾為達賴喇嘛、顙東仁波切、一行禪師等大師擔任口譯工作。 ★內文試閱: ‧作者序 格西圖登金巴 達賴喇嘛以大乘佛教聖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作為本書的基礎。傳統上,大乘佛教興盛於印度、中國、西藏、日本、韓國、蒙古、越南和中亞許多地區,包括今天的阿富汗。在兩千多年的歲月中,《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數百萬佛教徒的宗教生活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任何人想要成就般若,都會不斷地背誦、研讀和禪觀此經。即使在今日的西藏寺院中,僧人仍以低沉的音調吟誦;在日本的禪寺裡,配合擊鼓聲來唱誦;在中國和越南寺院中,則以莊嚴的梵唄來唱誦。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為《心經》。幾世紀以來,對於《心經》妙意的詮釋汗牛充棟。透過達賴喇嘛的開示,我們認識佛教這個偉大精神傳統對《心經》的詮釋。由於達賴喇嘛的旁徵博引,本書足以視為大乘佛法中心教義的全面介紹。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心經》屬於佛經中的般若部。大半生致力於翻譯般若經典為英文的著名歐洲學者Edward Conze,就認為《心經》應結集於公元前100年至公元600年之間。般若經典探討般若空性的甚深智慧,然而,根據達賴喇嘛的開示和收於附錄的十五世紀西藏論師所述,我們發現《心經》內含漸修道的甚深密意,包括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及無學道(究竟道)五道。再者,這些論著也呈現出利他發心如何達到利益所有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