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旅行的夢想家:史蒂芬.霍金
「我叫做史蒂芬.霍金,是物理學家、宇宙學家,也是夢想家。」 愛因斯坦之後,當代最傑出的物理學家 也是影響人類進程的大科學家 本書為最具代表性的霍金傳記 霍金是我們這個時代數一數二的傑出人物,他是才氣縱橫的劍橋才子、國際赫赫有名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展現勇氣克服殘疾,令觀之者無不動容並大受鼓舞。 本書作者弗格森與霍金亦師亦友,曾經合作出版《胡桃裡的宇宙》,擅長把理論物理學的論述改寫成普羅大眾能理解的文字,她之前的著作《霍金與統世理論的追尋》一出版就登上暢銷書榜、席捲全球,本書便以此為藍本,擴增為考證詳實、文采遒豔的全新傳記,搭配霍金從嬰兒期到最近的照片,記述霍金的童年生活、和疾病搏鬥的歷程,在聲望如日中天之際如何掙扎求生、致力追尋宇宙科學知識。 霍金說,身體和精神不能同時殘缺,無論命運有多麼糟,我們都要有所作為,如果沒有夢想,宛如沒有靈魂的軀殼。本書除了是霍金一生奮鬥的寫實報導,作者並以通俗易懂的文筆為讀者描繪霍金一生鑽研的學術,不僅是高中生、教師、科普愛好者必讀的大書,也是科學門外漢探究霍金宇宙思想、非凡一生,不能錯過的經典大作。 ★ 名人推薦 清大生命科學系教授 李家維 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羅權 台大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吳俊輝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孫維新 中央研究院天文暨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 曾耀寰 【專業推薦】 ★ 媒體推薦 國外媒體一致好評 《洛杉磯時報》(the Los Angeles Times) 《華盛頓時報》(The Washington Pos) 《自然》期刊(Nature)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英國《觀察家報》(The Observer) ★ 內文試閱 從二十世紀中期直到二○○○年為止,劍橋大學應數暨理論物理學系都位於一棟全無建築特色的汙穢巨型建物裡面。我們只能歸結認定,能在那裡開心工作的人,肯定對周遭環境根本視若無睹,或者是基於其他非美學理由才喜愛那處老舊場所。 建築入口在銀街,走一條窄巷穿越瀝青停車場,從一道紅門進入。建築內部一副官樣格調,樓層平面布局毫不合理。一條通道過了窄小接待區就猛然右轉,經過一台古老的黑色金屬升降梯,繼續直走一段距離會遇到彎道,過去後整個視野頓時寬敞開來,經過信箱區和貼滿演講、研討通知的布告欄,沿路的牆壁滿是猥褻塗鴉,走道接著又突然縮窄,最後終點是一處大型交誼廳。 幾十年來,每天下午四點,應數暨理論物理系都在這處交誼廳茶聚。其他多數時候,那個房間閒置無人且光線黯淡。室內色調搭配偏好萊姆綠,包括環繞幾張矮桌擺放的彷皮扶手椅、木製品,和支撐挑高天花板的梁柱下半段。那裡有一張桌子堆了一落科學刊物,一面牆設有一處「要犯照片張貼區」,掛了當前學生和教職員的小照,另一面牆掛了幾幅前幾任盧卡斯教授講座的肖像。房間最遠側有幾扇巨大的窗戶,可以看見走道對側一堵空白牆面,卻幾乎照不進絲毫光線。 霍金的辦公室和其他幾個房間的入口,都開在這間交誼廳。他的門上貼了一面小牌子:「請安靜,老闆在睡覺。」也許不是真的。多年來,霍金每天都花很長時間在那處舒適的挑高辦公室內工作,裡面有他的電腦、子女照片、幾株植物、門上貼了一幅真人大小的瑪麗蓮夢露圖像,從一九八五年以後,辦公室裡多了照顧他的看護。他唯一一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