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本味:葉怡蘭的飲食追尋錄

葉怡蘭的飲食追尋錄

3.7 / 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3203056
  • 出版日期:2013/10/25
<內容簡介> 直見直現,本來質地,本來面目,本來個性; 所謂美食,就當如是。 浸淫美食領域多年,也一再經歷飲食審美視野的更上層樓,葉怡蘭在這樣的體驗與研究過程裡漸漸領悟到,只要肯彎身張眼、敞開心胸,世間美味便如恆河沙數,俯拾皆是。 本書是她長久以來悠遊於飲食世界中點滴累積的態度,從觀察周遭飲食樣貌、現象起始,並進一步走遍世界各地,深入全球食風食潮,繼而觸動她回看台灣,挖掘自我飲食性格、特色、認同與歸屬,最終更化為具體行動,追尋自己珍愛的滋味。 從美味,到本味。飲食之動人關鍵,在於能否真正撩動,同時連結你的味蕾、情感,與心。 當有足夠多的人識得真正的滋味、享用真正的食物, 這世界,也許就會改變。 ★目錄: 自序:從美味,到本味 從美味,到本味。走了嚐了好大一圈,回首回看,這味, 不在他處,自使至終,就是我們這島這土固有固擁之味。 Part 1:食風我見 .重拾,真滋味 我相信,當有足夠多的人識得真正的滋味、享用真正的食物, 這世界,也許就會改變。 .「嚐味」?還是「品味」? 「嚐味」,或許是人類自然天生的天賦本能, 然而「品味」美食,卻需要更多涉獵與累積與專注才能達致。 .小吃的品格 小吃的特性,當在地的連結斷裂, 往往美味也隨之不再。 .誰能,為餐廳打分數? 食客與好餐廳、好主廚的緣會,有時還真像是小王子與狐狸、 或是有情伴侶的「遇合」一般,待得一次一次尋覓、磨合…… .誰能,為葡萄酒打分數 小小一只瓶,將產區的歷史、人文、風土, 甚至釀酒師的氣質脾性、當地的生活方式均悉數封存在內…… ??美味的價格 價格,從來不應該是評判或選擇美食的唯一指標。 關鍵應該在於,能否真正撩動你的味蕾,與心。 .你真的,「吃到飽」了嗎? 如何吃得精、吃得講究、吃得健康、吃得快樂, 關鍵在心,不在胃。 .關於,排隊吃美食…… 浸淫美食領域多年,漸漸領悟到, 只要彎身張眼、敞開心胸,世間美味便如恆河沙數俯拾皆是。 .清鮮素滋味 直見直現,本來質地,本來面目,本來個性; 所謂美食,就當如是。 .期待,專注享受美食的所在 關小音樂、扭亮燈光、洗掉香水、拿開香花、熄掉香菸…… 且讓我們一起打造,能夠專注享受美食的空間。 .美食與空間的對話 好的美食空間、美食情境、美食氛圍, 與美食本身應是絕對不可分。 .那一道,飲食記憶的長河 所有有形的物件總難免會舊會老會遺失會過時, 唯獨食物,嚐過了吃下了,點滴俱化為唯我獨擁獨享的回憶。 Part 2:看向世界 .大家都愛米其林? 真正能夠撼動人心同時自成體系的美味, 絕絕對對不只米其林一種標準而已。 .直擊!米其林指南總部 在這樣已然風行草偃的雄大標準與典範下,究竟該用什麼樣的 立場、角度與態度去面對、看待、以至正確運用,值得我們細細咀嚼深思。 .我看,分子廚藝 科學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追求創意顛覆解構的火般欲望裡, 究竟該如何不偏不倚、不失不離,真真實實、感動人心的,美味的真諦? .樂當,新美食家 吃下每一道、每一口食物的同時, 都應思量美味的背後所付出的代價,或說,應負的責任。 .單品、單一正風行 在「單品狂潮」下,調和與調配並非完全被排拒於潮流之外。 反而出現轉化,更精細、更獨特的調配手法與思考正在衍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