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政體制與人權保障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7663955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為警察而撰寫的「憲法與人權保障」教科書,並參考國家考試憲法命題大綱中的「憲法原理原則」撰寫,以「憲政體制」與「人權保障」為全書主要內容。 憲法人權教育可以作為國民通識教育來看待,憲法教育亦應致力培養警察「尊重人權」的觀念,使其能與時俱進,具備民主社會中「執法者」所需要的基本素養。 修習本書有助於培養憲法通識與人權意識,對於準備國家考試亦有輔助的功能。 ★本書特色: 警察特考超完美奪分寶典!警察大學副教授汪子錫老師最新力作 憲法原理原則與警察執法與人權保障考科精隨二合一.高分考取的決勝關鍵 本書另附試題練習 第一節 憲政主義的發生 現代憲政主義國家必須向人民保證,所有國民都可以享受自由與民主。由此觀之,憲政主義是自由民主的守護者;自由民主則成為憲政主義的核心價值。憲政主義國家應具備何種政治風貌,可能重點不一,眾說紛紜;以下是其中可能的一種描述: 憲政主義國家強調憲政權威與民主程序,是維繫自由民主的基石;在憲政內容可能需要改變的時候,會採取溫和、務實、漸進的憲政改革手段以趨於「善治」;一般時候,則是透過代議機構以民主方式改變公共政策及利益分配。民主需要設計制衡權力的方式,以免執政者濫權。自由民主的信念在肯定「憲政法治」、肯定「人不能被任何集體目的犧牲或化約」、肯定「理性的力量及漸進改造」;其政治運作,以代議政治和政黨政治為核心1。 如果政治人物或者人民欠缺對憲政主義的認識,就可能出現政治領袖假藉「制憲活動」或者「憲法」名義,來實行個人威權統治的弊端。如此一來,「憲政」二字就不具實質意義,也沒有真正的「民主」可言。 憲政主義(Constitutionalism)也稱為立憲主義2。其自思想的發生,而逐形成一套政治制度,再形成具體規模的法典,經歷了一段相當長的孕育與發展時期3。 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源於對統治者無限權力的控制,人類社會發展出最高性憲法法典的型態,並且成為「憲政主義」。 概觀近代憲政主義下的民主國家憲法,幾乎都以兩大部份為主要內容,一個是「權利典章」(Bill of Rights),以人權保障為主;一部份是「統治架構」(Frame of Government),以權力分立為根本原理4。 圖1:憲政主義觀點下憲法的基本內容(圖略) 上圖表現了憲政主義觀點下的憲法基本內容,可作如下說明:憲政體制對於人民和政府具有對立而互補的力量,並且以穩定和諧為體制追求的目標。其內容形式對人民而言,是權利(right),如「權利典章」就是,也是慣常說的「權利保障書」,也是載諸憲法的內容與形式。對政府而言,則規範了政府統治機構的權力(power),因為政府的權力是由政府組織擁有統治權力而遂行。因此,從功能角度而言,憲政體制保障了人民的權利,同時也約束了政府的權力。 一、憲政主義的開端及演進 用社會變遷的過程描述人類社會,人類經歷了狩獵社會、漁牧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後工業社會一直到現今的資訊社會。如果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人類文明是從共有制走到公有制與私有制並存的社會。若從權力集中的方向來看,人類是經歷了神權、君權到民權時代。 而中華民國的創肇領導者孫中山先生,則將人類進到民權時期之前的變遷,區分為四個時期。他以「沛然莫之能禦」來形容人類步入民權時代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