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臺人畫家與作家的文藝合盟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543760
<內容簡介> 臺灣新文學運動即將滿百,近來研究已有深化、跨領域化的趨勢。王文仁這本論著以1934年創刊的《臺灣文藝》為研究對象,鎖定1930年代臺灣作家與畫家如何集結、聯手,共同開創臺灣文化的交集,進行綿密的考掘、細密的論述。透過當時兩方的結盟關係,座談內容,多方論證兩方的實際結合,讓我們對於日治時期的臺灣新文化運動有了更嶄新、更深刻的認識。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向陽 ★目錄: 目 錄 推薦序Ⅰ? 跨視域景觀的呈現/向陽 推薦序Ⅱ? 從詩畫互文探問美學風潮的動向/須文蔚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一、方法論的應用與突破 二、章節安排 第三節 重要文獻評述 一、《臺灣文藝》相關重要文獻回顧 二、日治時期美術史相關重要文獻回顧 第二章 在黑暗中挺進:1930年代臺灣文學與美術交綏之必要 第一節 1930年代前的臺灣新文學與新美術發展 一、依附於文化啟蒙的初期新文學發展 二、「鄉土特色」與臺灣新美術的初期發展 第二節 「文協」分裂與1930年代臺灣民族、階級運動的步入寒冬 一、「文協」的成立與走向分裂 二、1930年代初期臺灣民族、階級運動的碰壁 第三節 文藝大眾化與1930年代初期的新文學結社 一、「文藝大眾化」的時代課題 二、新文學結社與文化/文學困境之解脫 第四節 「赤島社」與1930年代初期台灣美術的專業化 一、「赤島社」的成立及其宣言 二、1930年代初期台灣新美術的專業化 第三章 當作家遇上畫家:從東京到臺灣本地文藝合盟之集成 第一節 「東京臺灣藝術研究會」與作為畫家、詩人的王白淵 一、臺灣的密列:藝術美夢的象牙塔啟示 二、以詩論畫:現代藝術共感的追尋 三、藝術的本質:物我對話與生命景象的再現 第二節 「臺灣文藝聯盟」之組成與《臺灣文藝》的創刊及發行 一、「臺灣文藝聯盟」與全島文藝人士的大集結 二、中央書局與《臺灣文藝》的創刊及發行 第三節 「臺陽美協」的成立與畫家們的參與「文聯」 一、「臺陽美協」的成立及其時代意義 二、張星建與《臺灣文藝》上畫家們的參與 第四章 文藝困境與美學呈顯:《臺灣文藝》上的座談會與畫家畫作表現 第一節 「文聯」所辦文藝座談會與作家、畫家們的交流 一、東京支部首次茶會與《臺灣文藝》的封面設計問題 二、「文聯」主辦綜合藝術座談會與《臺灣文藝》路線問題 第二節 《臺灣文藝》上的插畫及其美學呈顯 一、《臺灣文藝》的封面插畫及其設計 二、《臺灣文藝》內頁插畫的類型及其設計 三、以「臺陽美協」畫家及西洋畫為主的插圖設計 第五章 美術觀點及其交流:《臺灣文藝》上的「漫談臺灣美術」專欄 第一節 「臺陽美協」畫家談臺灣美術的發展 一、日治時期臺人美術家的社會與經濟困境 二、以印象主義為核心的臺灣美術現代化 三、臺灣美術發展前景與「地方色彩」的表現問題 第二節 〈臺灣的美術團體及其中堅作家〉與美術家們的介紹 一、「臺展」的設置、發展及其地位 二、「赤?社」與「栴檀社」的民間展覽 三、日治時期最早的臺灣美術運動史回顧文獻 第三節 從陳鶴子〈吾兄繪畫生涯之追憶〉到東京SR生的〈關於新帝展〉 一、追悼陳植棋的〈吾兄繪畫生涯之追憶〉 二、東京SR生論「新帝展」與謝孟章的素描論述 第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