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信仰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131165
  • 出版日期:2012/07/27
<內容簡介> 本書帶領讀者思考:在全球化、多元文化和跨國企業成為新興宗教的時代,什麼是信仰的基礎?紀傑克發現我們所在的這個社會,是沒有信仰的社會,存在著的是物化的信仰,我們以這種外在的物化信仰支持生活的幻象,以幻象調節社會現實,所以過去我們追求的意識型態不論如何的崇高,並不能真正為我們提供解放。從「網路空間的理性」到「西方佛教」矛盾的討論,《論信仰》重申宗教信仰的真誠性,說服心中存有理性與情感的人放棄理性論證,皈依信仰。 在全球化、多元文化和跨國企業成為新興宗教的時代,什麼是信仰的基礎?紀傑克作為知名的哲學家和才氣縱橫的文化評論學者,就上述問題提出令人摒息的見解。紀傑克發現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社會,是沒有信仰的社會,存在著的是物化的信仰,我們以這種外在的物化信仰支持我們生活的幻象,以幻象調節社會現實,所以過去我們追求的意識型態不論如何的崇高,並不真的在為我們提供解放,反倒是發展了現實。因此他說服心中存有理性與情感的人皈依信仰,放棄理性論證,這樣信仰會自然而然地到來。 ★目錄: 第一章 反對數位異端 諾斯底主義?敬謝不敏! 從「物」到小對體……並且返回 拜託,不要性,我們是數位的! 網路空間理性的二律悖反 第二章 你應該在乎 肛門期對象 犧牲對上女性棄絕 (基督教)幻覺的實在界 上帝藏在細節中 第三章 「父,為什麼離棄我?」 無信念的信仰 列寧主義者的自由 為何猶太教破除偶像? 作者、主體、行刑者 無需憐憫 <作者簡介> 斯拉維.紀傑克(Slavoj ?i?ek)出生於斯洛維亞斯的中產階級家庭,是社會學家、哲學家與文化批判家,也是心理分析理論家。目前歐美有名的後拉岡心理分析學學者之一。著有《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The Sublime Object of Ideology)、《視差之見》(The Parallax View)、《如何閱讀拉岡》(How to Read Lacan)。 譯者:林靜秀,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淡江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著有:《主體的被動性建構:梅洛龐蒂與拉岡論身體的欲望辯證》(博士論文),譯有:《黑格爾與精神現象學》(林靜秀、周志謙)。 譯者:曹君如 台灣大學哲學系學士,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思想的啟蒙是《聖經》。 回TOP↑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