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數字唬人:用常識看穿無所不在的數字陷阱
用常識看穿無所不在的數字陷阱
聰明人應該具備的數字觀念 英國Amazon網路書店科普排行榜第1名 英國一年狂銷26萬冊 英國央行總裁、《金融時報》、《經濟學人》、《新科學人》……一致推薦 ? 使用手機會讓罹患腦瘤的風險提高兩倍 ? 油炸食品吃多容易致癌 ? 青少年犯罪比例急遽升高 ? 測速照相可以降低肇事率 如果你相信這些新聞標題,你就被唬住了。 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字,數字儼然已成為現在最高級的語言,會說這種話的人,稱霸為王。數字讓人一看就懂的特性,往往比長篇大論的文字更吸引民眾的注意力。 但數字卻往往被操弄來欺騙社會大眾,而不是讓大家明瞭事情的真相,數字的角色極端模糊,既有信服力,又有欺騙力,到底我們要如何看透數字? 媒體利用社會大眾對食物與環境健康的恐懼,經常報導譁眾取寵的數據,一律搭配「研究顯示,可能會致命」的聳動標題。 兩倍的風險聽起來很嚴重,問題是,要用幾年手機?從十萬分之一的可能,增加一倍嗎? 高溫油炸食品會致癌,問題是,要吃多少、連吃多久,才會致癌? 長期憂心青少年犯罪率的人士,終於找到最新的佐證數字,但青少年以為的犯罪,就是法律定義的犯罪嗎? 政府單位愛引用數字支持自己的施政方針,但新聞從來不說,有些地區自從裝設了測速照相機,車禍數目不減反增。 聰明人不被數字唬弄。記者和經濟學家聯手出擊,拆穿統計學上重複計算、騙人圖形等唬人伎倆,引用生活中切身相關的新聞事件,利用普通人所具備的常識、生活經驗與能力,帶領讀者還原事件的真相,練就一生受用的數字透視力。 書評推薦 「超級冷面笑匠以妙趣橫生的故事和數字常識,拆穿了許多『紙老虎』的唬人外衣。」 ——英國《金融時報》 「本書教導我們如何用既有的知識去理解數字,使周遭的一切有了意義。」 ——Mervyn King,英國央行總裁 「如果每個政治人物和新聞記者都先讀過這本令人大開眼界的書再展開職業生涯,我們的世界會變得較明智,也能享有品質較好的政府機構。」 ——Matthew Taylor,英國皇家人文學會院長 「…….每位記者都該帶薪休假,在家好好研讀這本書,直到徹底搞懂為止。」 —— Mike Holderness,《新科學人》雜誌科學作家 「照理說,一本關於如何解讀數字的書聽起來一點也不適合當床邊故事。然而在布拉斯蘭和迪爾納筆下,這書居然成了……一本可靠的指南……同時兼顧了娛樂效果……。」 ——《經濟學人》 「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精采作品。」 ——《泰晤士報》 「這部簡潔犀利的作品,有關質問政客媒體如何處理並操弄數字的議題,總是令人拍案稱奇。」 ——Steven Poole,英國《衛報》政治語言麻辣作家 「迪爾納還原政客的數字謊言高超……這本妙趣橫生的好書,向平凡大眾說清楚數字的來龍去脈……。」 ——David Dimbleby,英國BBC電視台資深評論員 「一場大開眼界的啟蒙之旅,讓人認清統計數字如何遭到濫用、扭曲、誤導……。」 ——Bill Jamie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