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就通:宇宙史
宇宙史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令人驚豔的傑作 透過當今最先端科學眼界來審視宇宙,探究人和宇宙的關係 幫助讀者在無止境的宇宙尋得立足點。 克里斯多夫‧波特(Christopher Potter)以生花妙筆解析我們所稱宇宙的意義。 他講述無物如何滋生有物,有物又如何化育萬物。萬物和無物的有形寫照是什麼樣子? 當科學描述一件由事物生成的實相,這時它是在做什麼? 無物和萬物之間,就是我們棲身的處所。 有史以來第一遭,從夸克到超星系團,從爛泥到智人, 本書一舉鋪陳宇宙的完整生命史。 宇宙一度是完全對稱的,如今已經走過137億年歷史。 氣體雲霧交織出我們在現今宇宙發現的一切繁複構造:繁複層級的星辰或者哺乳類的腦子。 波特以風趣筆調陳述科學的歷史和哲學,他還闡明,科學一次次把人類在宇宙間的首要地位拿掉,然而宇宙的反應,卻是又把我們擺回那個核心位置。 波特秉持智慧,胸懷好奇橫越宇宙,從它孕育之初來到最後的終點──還一路探索當中的萬物。 ★媒體推薦: 《一本就通:宇宙史》不僅是專為詩人寫的物理學,還可能正是空前最接近詩歌或音樂的科學著述。波特以簡練優美文筆,寫出通俗易解的創新著作。 ──希薇亞‧納薩(Sylvia Nasar,生於1947年,《美麗境界》作者) 多年以來,我總私下期盼能有人執著我的手,領我穿梭時空──希望有個人能和我同樣對所有遇上的奇特事物咸感驚嘆,期望他能為科學論述遍灑詩句更增滋味。謝天謝地,克里斯多夫‧波特終於現身了。 ──黛瓦‧梭貝爾(Dava Sobel,生於1947年,《經度:尋找地球刻度的人》[Longitude] 《伽利略的女兒》和《行星絮語》[The Planets]作者) 《一本就通:宇宙史》為我們帶來一劑對抗存在眩暈的解藥,幫你在無止境的宇宙尋得立足點。 ──馬特‧里德利(Matt Ridley,生於1958年,《23對染色體》作者) 我讀過的最佳科普書之一 ──斯圖亞特‧傑弗瑞斯(Stuart Jeffries),《衛報》(The Guardian) 本書檢視令人驚詫的萬象歷史,論述清晰文筆流暢,讀之能增廣見聞,能啟人思維……凡是曾因害怕科學太過難解裹足不前的讀者,都能從波特這本書得到親切指引……各個課題比重相當,波特穩健鋪陳,彰顯所有課題都是如何相互連貫。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推薦書評 幾年來論述最周詳,也是對普通人最有用的科普書籍……廣博、優雅,結構嚴謹……波特把量子物理學者的怪異、深奧世界和我們相當狹隘的想像力串接起來。 ──倫敦《週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讀來有趣之極……一部美妙的宇宙論述,內容兼顧科學史、哲學和演化……我花了一晚閱讀,起初愈讀愈振奮,接著就感到眩暈,最後則目瞪口呆,一股敬畏油然湧現。波特為我們棲居的宇宙,寫出一部美妙論述……每頁我都讀得津津有味。 ──威廉‧利斯(William Leith),《旗幟晚報》(The Evening Standard) 就一本讀物來講,這裡頭該內化的東西太多了──而一本書哪還需要其他讚譽──你肯定得再讀一遍。即便如此,這裡把波特引自聰明人愛迪生的話修改重述,你對任何事物的了解,或許都還不到百分之一的百萬分之一。最後定論:讀吧。 ──吉伯特‧克魯茲(Gilbert Cruz),《時代》(Time) 筆鋒含帶感情,論述極其澄澈、淵博、幽默,胸襟寬廣,波特穿越太空浩瀚真空對我們轟擊。處處可見衛星、行星和旋轉黑洞等真相,他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