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亞洲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573275398
  • 出版日期:2014/12/05
本書第一部以十一篇專文分別介紹紀錄片在台灣、南韓、日本、中國、 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伊朗,以及中南半島的泰國、越南、緬甸和柬埔寨,和位在中亞的吉爾吉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等各國的發展概況。 第二部由來自蒙古、柬埔寨、巴勒斯坦、黎巴嫩、新加坡、巴基斯坦、日本、中國和韓國等地的紀錄片工作者,從自身的經驗說明當地紀錄片拍攝與流通的概況。 ★編輯推薦: 《紀錄亞洲》既是以文字來描述亞洲各國紀錄片的發展歷程,也是在顛覆、去中心化亞洲這個概念。 在南北跨越近九千公里、東西綿延超過一萬三千公里的地域,居住了超過四十億人,在人種、政治、宗教上各有不同的劃分,其分殊差異的程度,使得「亞洲」一詞顯得空洞而蒼白。 這些國家掙脫殖民或專制統治、發展經濟的歷程與條件各有不同,所碰到的政治、階級、生態矛盾也是面貌各異,紀錄片作為一種屬於西方的科技媒介,在亞洲各國發展的取徑、條件與困境也各有不同。 《紀錄亞洲》以十一篇專文與十三位導演訪談,由不同的紀錄片工作者介紹了紀錄片在自己國家所扮演的角色。 ★內文試閱: ‧編者序 多年來,我和AND的委員們聚在一起就是看紀錄片,談紀錄片,大家都認為應該出版一本介紹亞洲紀錄片的歷史與現況的入門書。 但我們身居不同國家,又都有繁忙的工作,如何能有時間編撰這樣一本工程浩大的書呢?然而在二○一一年的初步會議之後一年,這本書竟然誕生了!英文版與韓文版同時在二○一二年底出版,英文版在國際上廣受好評,韓文版則榮獲韓國文化觀光部遴選為二○一三年藝術類年度好書。 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對紀錄片有興趣的人,提供一個認識亞洲紀錄片的管道。 洪孝叔,亞洲電影基金負責人 ‧他序 戴念華 游惠貞老師在二○一四年二月與我談及在清華出版社出版《Asian Documentary Today》中文繁體版,此書的出版不僅讓國內讀者知曉亞洲各主要國家的紀錄片發展史,亦可從中了解各國近一百年來的發展軌跡。游老師是亞洲紀錄片連線委員,熟識此連線的他國委員,對於亞洲各國發展紀錄片的始末瞭若指掌,其經驗可將此書英文版的內容忠實地呈現於讀者眼前。本書是清華大學出版社與遠流出版公司首次共同出版,期待這是學界與專業的文化產業合作的美好開始。對於此書的出版我樂見其成,並為之寫序。 本書含兩部分,一為亞洲各國紀錄片概說,另一為導演訪談。從各國紀錄片概說,讀者可以了解各國紀錄片演繹的脈絡及存在於當時社會、文化、種族、環境與人物的議題與記載,甚至政權轉移的背景,諸多因素成就各國紀錄片不同的風格與多元的內容。本書披露各國紀錄片的拍攝均面臨非主流、缺乏資金、發行管道不暢通的窘境,甚至有些國家在拍攝技術尚缺專業的訓練機構。 放眼鄰國豐富多元的紀錄片生態,不禁令我思考起本土經驗。二○一三年齊柏林拍攝《看見台灣》,當嘉南平原綠油油的稻作景象出現在螢幕上,讓來自嘉義的我為之感動,看到挖土機恣意破壞這片美麗島嶼的山林河川,該景讓我心痛。此片放映後於國內造成巨大的迴響,國土復育的議題在當時獲得政府的重視。從此經驗中,我們看到一部好的紀錄片可以對政府、社會發出警惕的響鐘,甚至影響政府的施政。 紀錄片憑藉影像語言反映社會尚未解決的問題,肩負反映當代社會議題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