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臺灣」落花夢

3 / 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8879355
  • 出版日期:2013/02/27
時隔六十六年,來自一九四七年的聲音! 張炎憲、李筱峰、曹長青、司馬文武 專文推薦 日治時期 ●他曾豪氣以一圓日幣把中山北路豪宅租給中國當駐臺領事館 ●他曾經與蔣渭水聯手阻止日本在臺灣開放買賣鴉片政策 ●魯迅幫他翻譯的《國際勞?問題》寫序,蔣渭水、杜聰明是他的證婚人兼介紹人 ●革命同志張深切說他,長得就像托洛茨基,除了有點少爺脾氣 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後,對於十幾歲的張超英來說,父親張秀哲從此成為沉默的存在,他滿臉鬍子地被家族從警總營救出來後,從此封閉在自己的書房。一九四七年八月這本《「勿忘臺灣」落花夢》出版了,但很快就被回收銷毀。在張超英眼中,此後的父親成為一個活死人,餘生抑鬱以終。 只有在《「勿忘臺灣」落花夢》裡,張秀哲是一個不同的父親。這本書裡,他如夢一樣地回憶了自己在一九二○、三○年代的年輕歲月,以熱情與豪氣在中國宣傳臺灣解放,反對殖民統治,即使入獄也未曾後悔。他交遊廣闊,在廣州組織「臺灣革命青年團」,與魯迅、郭沫若、戴季陶、甘乃光往來,自費印行小冊《勿忘臺灣》與雜誌《臺灣先鋒》,革命是他的事業。 《「勿忘臺灣」落花夢》重新出版,彷彿是皆已離世的父子兩人,透過出版繼續在時空對話,其中更有許多珍貴的一手文獻,可以窺見當時日治時期臺灣知識份子的心靈世界,以及對日本、中國的觀察。張秀哲自己在書中緒言提道,這本書是「臺灣解放運動的一頁史實速寫」,「在已往數十年來,是不能在臺灣自由公開赤裸裸的寫出來!況且先前在帝國主義者蠻行統治的時代,極端壓制之下,都是沒有機會公開發表的,而同志們都星散了,也沒人肯用功寫出來的。」如今,就是它再度現身的時刻,也是張超英心中真正父親的復活。 ★內文試閱: 緒言 我寫了這篇關於臺灣民眾的解放運動,以及落花夢似的追懷漫談是有兩個意思。 一、要介紹給和我們臺灣民眾離開了五十年的祖國同胞,知道過去臥薪嘗膽的我們臺灣民眾,雖然淪陷了半世紀,身處逆境殆及一生,而且在日本帝國主義者鐵蹄蹂躪之下,受了他們的總包圍,且被困在一個天涯的孤島,把臺胞一切的民生民權征服了,壓迫摧殘搾取無所不至。在這悠久苦悶的歷史過程中,既往自二十年前,在本省島內,也有一班丹心傾向青天白日旗的臺灣革命青年同志,抱了絕大的誓死決心,不遠千里跑回祖國,到革命的策源地廣州去!甘心獻身為祖國去參加種種的愛國工作,並在海外努力從事臺灣民族的解放運動,首先勇敢在祖國開始高唱著「收回臺灣」的口號,而演成了一篇落花夢般的革命史實。 終戰!和平!的原子炸彈雷擊一聲!果然我們的「收回臺灣」幸得實現了。在這裡寫了若干的閑話漫談,?也覺得有多少的意思,值得留作我們紀念的。 這篇是當時我們從事臺灣解放工作的同志,在廣州向祖國民眾開始宣傳工作的,關於臺灣解放運動的一頁史實速寫,同時也是我們幾位同志,受了日本帝國主義者的壓迫!通緝!逮捕!投獄的敘述!就是鐵蹄下的蒙難同志的經過並是筆者在過去有關的落花夢般的追懷漫談! 二、回顧我們在這過去半世紀中,我們島內的先烈與同志,不惜犧牲再接再厲,無論在臺灣或海外,在心理上實際上,常常有機會都是想著要向帝國主義者做間接直接的攻擊和抗爭。我們都是立腳在中國民族的立場,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