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五年級的台灣

3.7 / 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318634
  • 出版日期:2012/04/05
<內容簡介> 這是一張張黑白的老舊照片,每張都記錄著人們的生活,時代跨越了三、四、五年級的人們。 它們並不是專業攝影師的作品,而是家庭出遊、公司聚會、結婚、好友旅行等活動中拍攝下來的,自然且真實。 影像中的臉龐,對我們來說都是陌生人,但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在鏡頭前擺出相同的姿勢,於是看著這些臉龐陌生但場景熟悉的照片,我們想起了那些和我們拍過類似照片的人,或許,也很想問一聲:現在過得好嗎?還記得我嗎?...... 翻開這本書,讓我們一起去回味那個沒有數位相機、沒有隨身碟、沒有網路相簿的時代,讓老舊照片中的溫情,真實地傳達到你的手中。 ★本書特色: 老舊的照片顯得昏黃,記憶卻越發清晰── 它是?大多數人都拍過的照片,毫不虛飾, 而正是這種真實,讓我們聯想到許許多多熟悉的臉龐。 ★目錄: 從日據到台灣光復 光復後新生兒的來臨 青春的容顏 快樂的戶外活動 同甘共苦的軍旅生活 從騎腳踏車、摩托車到私家車 祈禱與祝福 種甘蔗的美好年代 單位受訓的日子 背著相機的神氣 杯觥交錯的心情 機場送行的悲與喜  國父和蔣公銅像前的留影 國慶日的興奮情緒 <作者簡介> 徐宗懋,台灣高雄出生,祖籍福建古田縣,任職中國時報近二十年,從事多項新聞寫作。2000年,成立個人工作室,收集、整理、出版以及展覽歷史影像,擁有影像著作數十項,在大陸以”秦風老照片館”為名,在台灣的工作代號則稱之為”徐宗懋圖文館”。 ★內文試閱: 從日據到台灣光復   日據時代末期的台灣,處於歷史轉折。原本統治趨於鞏固的日本殖民政府,在短短不到四年的太平洋戰爭中,變得搖搖欲墜。表面上,日本同化政策雷歷風行,台灣百姓被誘引改日本姓氏,穿日本服飾,行日本禮俗,變得更日本化;實際上,戰爭帶來嚴重物短缺衝擊著基本生活,有關日本在各地戰敗的消息在民間盛傳著。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的事實由天皇親口證實。 光復後的台灣享有短暫的安定和平,不過旋又陷入中國的內戰,動盪不安,直到民國38年(1950年)中華民國遷台,韓戰爆發,國際大勢趨於有利,台灣始轉危為安,並進入長期和平建設。這歷史轉折的十年間,民間生活照片反映了時代的變化,在服飾和打扮方面猶為明顯。 漢服和和服的混合  日據時代,一個台灣家庭的結婚合影。長輩穿漢服,新郎新娘著西式禮服,孫女穿日式和服,三代的穿戴有著歷史變化的痕跡。帝國主義侵略中國,造成殖民地現象,殖民地人民的心理傷痕也亦為中國近代史的重要一頁。 富裕家族的婚禮 日據時代,一個台灣富裕家庭的結婚合影。日本殖民統治留下複雜的恩怨情仇。富裕家庭通常與殖民當局有一定的關係,他們透過日本學習現代文明,另一方面又深受傳統漢文化的影響。 台北帝大醫學部的實驗室 日據時期,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的學生,由於日本殖民當局限制台灣學生學習政治與法律,鼓舞他們學習醫科,因此台灣年輕菁英多集中在醫科。(羅大佑提供) 台灣最優秀的學生 日據時期,台北帝國大學校園,這裡是全台灣最好的大學,也就是今天的台灣大學,這是醫學部學生在校園裡合影的情景。日據時代,台大的位置趨於郊外,現在則是台北的文教區。(羅大佑提供) 菁英中的菁英 日據時代,台北帝大醫學部的學生正在下圍棋。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