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與物遊:中國傳統工藝
<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工藝的美舉世聞名。 藤編家具、木雕家具、鑲嵌工藝家具的材料、形制、使用方式,與手工泥制紅陶、小口尖底瓶、明式家具、清式家具等等,各朝各代工藝,風格亮麗,獨樹一幟! 這些在本書都可以看到…… 從打字、鑽磨、切削石器,到鬼斧神工;從漸漸沒落的民間工藝,到讚嘆驚訝的奢華特藝;中國的傳統工藝是生活所需的技藝、是豐饒的特產、是多彩的趣味,更是中華文化的文脈,「鄭之刀,宋知斤,魯之削,吳越之劍」、「蜀錦」、「越布」、「齊陶之縑」等,無不輝煌燦爛。傳統工藝本身是有生命的,他就像生物一樣具有多樣性,本書在工藝傳統的承續、變化之間,歸納出唯有合理合道、相適相宜,才能成天地之大美,臻神與物遊之化境。 ★本書特色: *中國歷代工藝美術的演變、工藝產品的多樣性與能工巧匠的故事等等。 *精選中國各歷史階段的著名工藝,並以精彩細緻的彩圖說明各傳統工藝的特色。 *比較了工藝的創意與文飾的不同,也讓讀者理解文質之樸與奢華之豔會有何不同的感受。 ★目錄: 1 工藝的真善美 扎根於生產生活 與科技逐漸分野 與信仰崇拜共生 工藝傳達的藝術美 2 文質之治 天地人和 巧飾為末 致用為本 文質彬彬 相適相宜 飾極返素 技進乎道 3 因材施藝 神與物遊 切磋琢磨 人如玉品 心凝形釋 陶風瓷韻 寬和穩重 髹飾文采 模範錯嵌 金銀鎏霞 錦繡文章 染服織造 異曲同工 木石雕刻 精妙靈致 鬼工神意 4 百工之事 開物成務 工藝部類與行會 禮制下的手工藝體制 世襲傳承與現代轉型 5 知者創物 巧者述之 傳說中的祖師 歷代能工巧匠 工藝著說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朱怡芳 1980年生。博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目前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有:設計藝術歷史及理論研究、傳統工藝美術及相關產業經濟與政策研究。先後主持中國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參與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文化部等部門的十餘項課題。發表《中性產業:傳統工藝美術界定與產業系屬的新思考》、《用物者與造物者的話語權》等論文和譯文三十餘篇,出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全集:顧永駿卷》等著作。 ★內文試閱: ‧作者序 時空中的文脈 傳統工藝,是指那些百年以上、歷史悠久、世代相傳、有完整流程的手工技藝。其物質形態是由天然原材料製作而成、有鮮明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豐富多彩的工藝品。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工藝傳統的國家。最初的造物開啟了中國工藝文明的時間轉盤,從遠古純樸的打製、鑽磨、切削石器,到後來的各種精湛的鬼斧神工,工藝儼然成為實現人們衣、食、住、行、用的必需手段,滿足著人們物質與精神的雙重需求,創造著人類的造物奇蹟。 而傳統工藝恰恰是以時間為文脈,在空間中承續不同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工藝傳統。所謂「工藝傳統」也就是「手工藝」的傳統。在現代機械化大生產造勢之前,人類的造物活動以手工勞作為主要方式,也因此,工藝製品和工藝活動中充滿了個性和人性。人們生存、生產、生活之中,必需的工具、豐饒的產品、多彩的趣味,統統借由手藝達成。傳統工藝宛若一棵生命之樹,它的根脈深扎於生活,汲取營養,一如現今我們生活裏那些依然存在或即將消亡的民間工藝;而它的枝幹向上攀長,枝繁葉茂,果實纍纍,又如那些我們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