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雙重轉型之路
<內容簡介> 《中國經濟雙重轉型之路》以產權改革為核心,討論了土地確權、國有企業的進一步改革、民營企業的產權維護、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鎮化、自主創新、產業升級、社會資本的創造等問題;總結了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中國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由傳統的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的雙重轉型過程中的經驗,對中國未來的改革和發展作出了前瞻性的分析和研究,並闡明瞭中國的發展經濟學實質上就是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發展經濟學。 中國經濟的雙重轉型:發展轉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體制轉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雙重轉型中最重要的問題是重新構造微觀經濟基礎,把微觀經濟單位(包括企業和個人)改制為名副其實的市場主體。 ○土地確權是當前中國新一輪農村改革的開始。三權三證落實到戶,農民不僅可以通過權證的抵押獲得創業的資本,還可以有財產性收入。 ○城鎮化將是今後若干年最有潛力的投資機會和擴大內需的機會,能保證中國經濟繼續以較高的速度推進。 ★目錄: 導論 中國經濟的雙重轉型 第一章 產權界定的重要性 第一節 經濟非均衡和市場主體的確定 016 第二節 土地確權:新一輪農村改革的啟動 025 第三節 中國股份制改革的回顧和資本市場的發展 037 第二章 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協調發展 第一節 國有資本體制改革 050 第二節 民營企業的產權保護和體制轉型 061 第三節 金融改革的深化 072 第三章 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第一節 論實體經濟的回歸 084 第二節 消費需求的創造:擴大內需的核心問題 095 第三節 從林權制度改革看生態文明建設 107 第四章 宏觀經濟調控 第一節 當前宏觀調控應重在微調 120 第二節 不同的失業類型和不同的對策 130 第三節 不同的通貨膨脹類型和不同的對策 141 第四節 關於國家外匯儲備安全的思考 153 第五章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節 城鄉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 160 第二節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應以初次分配改革為重點 169 第三節 二次分配改革的要點 181 第六章 城鎮化 第一節 符合中國國情的城鎮化 192 第二節 深入剖析城鎮化過程中的疑難問題 203 第三節 關於牧區的城鎮化 216 第四節 關於林區的城鎮化 225 第七章 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 第一節 創意、創新、創業 238 第二節 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 248 第三節 新優勢和新紅利的創造 259 第八章 社會資本和企業社會責任 第一節 信譽是最重要的社會資本 272 第二節 企業社會責任和社會資本的延伸 280 代結束語 中國道路和發展經濟學的新進展 <作者簡介> 厲以寧 江蘇儀徵人,1930年11月生於南京。現任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北京大學管理科學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西方經濟學、中國宏觀經濟問題、宏觀經濟的微觀基礎等。厲以寧教授在經濟學理論方面著書多部,並發表了大量文章,是中國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論的學者之一。他提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非均衡理論,並對“轉型”進行理論探討,這些都對中國經濟的改革與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出版的學術著作主要有:《體制?目標?人:經濟學面臨的挑戰》、《經濟體制改革的探索》、《非均衡的中國經濟》、《股份制與現代市場經濟》、《轉型發展理論》、《宏觀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超越市場與超越政府——論道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