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怦然之後:關於愛情的16堂課

4.5 / 2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8956100
  • 出版日期:2013/07/12

《在怦然之後—關於愛情的16堂課》是「臺大愛情研究室團隊」十多年來針對二性愛情中的各種相處狀況,做深入問卷調查與研究分析的分享。以台灣土地上的愛情進行式為閱讀研究的基礎,點出兩性相處的細膩愛情思維,期待能在愛情迷霧中,得到勇氣「迎接愛情」、「經營愛情」、「送走愛情」,在這樣的歷程中追尋一種重建自己心靈與勇氣的方式,並在過程中能找到原本就屬於自己的力量。 許多故事都寫到王子公主相戀或結婚了,關於那之後的故事,很少人鼓起勇氣認真研究,《在怦然之後—關於愛情的16堂課》,由「緣起愛」談到「我們的愛」,以「關係的結束將是另一場曼妙的開始」結尾。第一章「愛回到最初」,即先叩問內心「為什麼我們要談戀愛?」我們在怦然之後進入關係,開始在曖昧、激情、安全感中角力與迴盪,發現「容忍」原來是島上慣用的愛的表現;發現愛上對方卻努力雕塑對方成為我要的樣子,而不是雕塑對方成為他期待中的自己,才明白「我愛你,因為你讓我變得更喜歡自己」是這麼重要。原來,我們都是帶著自己的故事進入一段關係,因此,更需要尊重對方的故事與成長的歷程。 在愛情的過程中,重要的不是你付出了多少,而是對方看見了多少,還有他的回應是什麼?如果你給的愛不符合他的需求,再多的付出也只是一廂情願的等候;如果他只是一再被動地接收你的好,有一天你終究會受不了而走掉。 《在怦然之後—關於愛情的16堂課》是一本會安慰人的書,在試讀的過程中,一位讀者說:「怎麼才讀了一章,就覺得自己被擁抱了」。本書的表達並不是嚴謹的科學引用,而是以實徵研究為基礎,透過真實的故事,相互學習成熟的感情,期待陪伴讀者在愛中成長。 ★ 本書特色 瞭解愛情的古典本質, 尋回信任的真諦與愛的真義, 在付出與獲得中發現愛的價值, 在愛與失去愛中找到自己的力量! ★ 名人推薦 瞿友寧導演(「我可能不會愛你」) 台大心理系 林以正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 黃素菲教授 輔仁大學 利翠珊 教授 泛科學網站全力支援http://pansci.tw/ 女人迷全力支援 womany.net 一本令人讀起來難以釋手,卻又充滿智性的好書。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林以正教授 十六個主題的命名與編排,十分貼切,並切合時代潮流與流行用語,這是一本可淺酌,也可深嚼的書本。 --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 黃素菲教授 這本書可以讓你檢視一下自己當初因何而愛,又將走向何方,進而增強自己面對各種愛情風暴的抵抗力。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 利翠珊教授 你以為愛情只有言情小說裡的男歡女愛嗎?你以為愛情只有偶像劇裡千篇一律的橋段嗎?在父母、老師眼裡,愛情永遠不是必修學分,但總是在每個人生命中佔了不小的份量,你總是用好奇、冒險、熱情,還是用一道一道傷痕來認識愛情的呢?或許你該來讀讀這海苔熊的十六堂課,他用像村上春樹小說般的語氣,娓娓道來愛情故事裡的理性與感性,讓你從心理學、科學的觀點,重新去認識愛情的不同風貌。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心理科 聯合推薦 ★ 媒體推薦 「看著海苔熊文章中引用的心理學研究,同時檢視著自己的戀愛經驗,好像自己也成了一位受測者、一個樣本。」 ──PanSci科學網編輯部 聯合真情推薦 海苔熊將愛情中的情境描述精確,並帶入不同研究論文予以佐證,一篇文章即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