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不失敗!12原則× 9步驟以少少的酵母在家作麵包
作者透過正統學習及個人所累積的經驗,不斷嘗試而研發出簡單又方便的12原則+9步驟,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多種美味硬式麵包食譜,以及詳細的製作過程介紹,從鄉村麵包、洛斯迪克、裸麥麵包、可作三明治麵包……等,常見的健康&好吃麵包均有介紹,作者根據多年經驗加入特別口感變化,讓平常吃慣的口味出現更豐富的變化。 「作個麵包,要耗了一整天嗎?」 不對不對,沒這回事! 一次發酵的時間約為3小時, 揉好麵團後,你可以去買個東西,也可以打掃一下,就連散個步也沒問題! 揉完麵團等一下,分割成型後再等一下,就可以烘烤囉! 這就是與生活韻律完全結合的麵包製作法,作麵包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日本人氣麵包師教你12原則作麵包 1.麵粉1公克、水1公克皆需準確測量。 2.配合室溫調整水的溫度:54℃(50℃)-室溫=水溫。 3.完全揉合:揉至麵團不結塊。 4.充分發酵:請耐心等待麵團膨脹至2至2.5倍 5.請親自判斷麵團的發酵時間。 6. 分割時請減少斷面產生。 7. 分割時可接受誤差值為2公克以內。 8.讓麵團放鬆的醒麵時間。 9. 根據氣候調整酵母用量。 10. 勿使用過多手粉。 11.調整水量的技巧。 12.電烤箱也能烘焙好吃麵包 混合->揉麵->揉入油脂->一次發酵->混料.分割->休眠時間->成形->二次發酵->烘烤 ★前言: 「以少量的酵母製成的麵包,究竟與其它麵包有何不同?」 相信有這個疑惑的人應該不少吧。 我認為麵包好吃與否取決於「耗費的時間」。 麵包製作過程中需經過「一次發酵」及「二次發酵」。 沒錯,麵包是發酵製品。 試著花時間讓麵包充分發酵。 為了讓麵包緩慢發酵,因此使用少量的酵母。 另外一個影響麵包好吃與否的訣竅是水的溫度。 「但光是作個麵包,就耗了一整天...」 不對不對,沒這回事。 例如說,一次發酵的時間約為3小時, 揉好麵可以去買個東西。 也可以打掃一下。 就連散個步也沒問題。 揉完了麵等一等、分割成形後再等等,然後烘烤。 是如此容易與生活韻律結合的麵包製作法。 作麵包原來如此簡單! 原來在家裡也可以作出好吃的麵包! 以少量酵母緩慢發酵的麵包滋味豐美, 隔天仍然美味的自家製麵包,您想不想一起來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