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運動傷害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033292
<內容簡介> 在人體中,透過許多器官(內臟)的運作,我們的肉體才得以生存、延續子孫。其中,具備一定的功能,藉由共同運作、彼此合作無間的便是器官系統。 例如,從我們吸入空氣,到將當中的氧氣擷取入血液內,必須仰賴鼻子、肺部等呼吸器官。而構成心臟與血管、負責把氧氣與養分輸送至全身的循環系統,以及將食物消化後吸取養分的消化系統等,都是十分重要的人體器官之一。 相對於這些內臟器官,肌肉、骨骼等與人體運動時有直接關係的器官,則稱為運動器官。運動器官雖然也隸屬於人體器官,由於它與運動損傷的關聯性非常強,之後將會做更詳盡的說明。這裡將只針對運動器官之外的部分進行解說。 將維持生命必須的氧氣送入體內的,正是人體的呼吸器官。 空氣流通的管道稱為呼吸道,可分成「上呼吸道」與「下呼吸道」。從鼻子到喉嚨(咽喉)的部分為上呼吸道。往下另旁分出傳送食物的食道,呼吸道本身則通過喉嚨、氣管、支氣管連接肺部。從喉嚨到肺部的管道稱為下呼吸道(圖1)。 支氣管分支越往後端越細微,末端連接著非常細小的袋狀肺泡。吸入體內的空氣通過支氣管後,被送往無數的肺泡內。 每個肺泡四周都包覆著微血管,因此肺泡中的空氣能夠和微血管內的血液進行物質交換。由於空氣分布在諸多的微小肺泡中,與微血管的接觸面積相對變大,能以極高的效率進行物質交換。 包含於肺泡空氣中的氧氣移動到血液內,從全身各處集中至此的二氧化碳則隨著血液置換到肺泡裡(圖2)。透過物質交換,原本充滿二氧化碳、缺氧的血液,變成了富含氧氣、僅有少量二氧化碳的血液。 空氣被吸入體內之後,在肺泡進行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工作,再將空氣吐出體外,這一連串的動作稱為呼吸。呼吸又可分成「外呼吸」與「內呼吸」。 從鼻腔吸入空氣送至肺部、再從肺部將二氧化碳呼出體外的過程,稱為外呼吸。相對的,於肺泡內進行的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過程,則稱為內呼吸。 ★本書特色: 身體的構造就像地圖一樣。如果您在閱讀本書的同時能夠產生「這個部分是長什麼樣子?」「旁邊是與什麼東西相連?」的興趣並一邊動動身體、觸摸身體,那就是我最大的榮幸。此外,當疼痛發生時,如果能透過閱讀本書事先了解可能的疾病項目、治療或護理的方法,去到醫院時,就更能理解醫師所說的話了(就像是上學時先做預習或複習)。 了解身體的結構,就會知道如何善用自己的身體,以及如何照顧身體。這些知識不論是對自己或指導的選手,都會有極大的幫助。 ★目錄: 前言 2 第1章 基礎篇 9 人體的器官系統 10 1 呼吸系統 12 呼吸器官的構造 呼吸的能力 2 循環系統 14 循環與血管構造 心臟構造與功能 3 消化系統 16 消化管的構造與功能 肝臟、膽囊、胰臟的功能 4 泌尿系統˙生殖系統 18 泌尿器官的構造與功能 生殖器官 5 內分泌系統 20 什麼是荷爾蒙 內分泌器官的功能 6 神經系統 22 神經系統與神經細胞 神經系統的功能 運動器官的構造與功能 24 1 神經 26 反射運動 意識運動 末梢神經的功能 2 肌肉˙肌腱 29 關節運動的原理 肌肉的結構與功能 肌腱的結構與功能 3 骨骼˙關節 32 骨骼的種類 骨骼的構造 骨骼的顯微構造 骨骼形成與骨骼吸收 關節的構造 關節的種類 … <作者簡介> 鳥居俊 1958年出生,愛知縣人。早稻田大學運動科學學術院副教授。1983年東京大學醫學系畢業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