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養生經
<內容簡介> 對症而飲 第一本介紹茶的中醫價值與療效應用的書 介紹茶的書很多,介紹茶的中譯療效的這是第一本 《神農本草經》: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 茶作為日常飲品之前,古人最初是用來解毒的 諸藥為百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 ---《神農本草經》 《本草綱目》更進一步的說:茶,味苦,甘,微寒,無毒。 茶是一種進可攻退可補的藥材,不僅全面的溫補五臟六腑, 對很多疾病有防治作用,達到養生精髓: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常見茶的療效 綠茶 消除自由基抗輻射 紅茶 強心助消化防流感 黃茶 消炎殺菌養脾健胃 白茶 養肝明目穩定血糖 黑茶 燃脂解膩消食通便 烏龍茶 降脂去油防癌抗老 花茶 除臭排毒和養五臟 《本草綱目》更進一步的說:茶,味苦,甘,微寒,無毒。用中醫的理論得出結論:茶是一種進可攻退可補的藥材,不僅對五臟六腑有全面的溫補作用,也能對很多疾病產生防治作用,真正達到了中醫養生的精髓: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之後數千年以來經過無數前人的研究,發展至今日趨於完善,而茶的價值更讓人驚嘆。 本書詳介常見的各種茶的成分、療效,與針對個別體質與常見疾病的飲用配方 ★目錄: 萬病之藥 13 第一章 茶療養生 19 茶葉的藥性 20 中醫所說的性味與歸經 22 三大類藥茶 23 茶飲與健康 28 茶的有效成分 28 茶的保健功效 32 健康飲茶 37 飲茶的禁忌 38 茶療辨證 41 與用藥關係 41 與疾病關係 41 與生理關係 42 與年齡的關係 43 與季節關係 43 第二章 茶的分類 45 茶的分類方法 45 綠茶 50 綠茶保健功效 50 美容養顏 50 纖體降脂 51 抗菌消炎 51 防輻抗癌 51 護齒明目 51 健胃消食 52 降「三高」 52 提神醒腦 52 綠茶種類 52 炒青綠茶 52 烘青綠茶 53 曬青綠茶 54 蒸青綠茶 54 抹茶粉 55 綠茶的沖泡 55 紅茶 59 紅茶保健功效 59 護胃養胃 59 強抗氧化 60 防治骨質疏鬆 60 解暑利 尿 60 預防心臟病降血脂 60 防流感 61 紅茶的種類 61 世界四大茶 63 紅茶的製作 63 萎凋 64 揉撚 65 發酵 65 乾燥 65 紅碎茶的揉切 66 小種紅茶的乾燥 66 紅茶的沖泡 67 烏龍茶 70 保健功效 70 改善聽力,防血栓 70 潤腸輕身 71 潤膚、抗過敏 71 製作方法 71 烏龍龍茶的種類 72 烏龍茶的製作 75 烏龍茶的沖泡 78 黃茶 83 保健功效 83 黃茶的種類 84 瀟湘黃茶 86 黃茶的製作 86 白茶 88 保健功效 88 平衡血糖,治糖尿病 88 消暑解毒,治麻疹 88 護肝養肝 89 抗輻明目 89 白茶的種類 89 白茶的製作 91 黑茶 93 保健功效 94 降脂纖體 94 健胃消食、提高免疫力 94 降血壓、血糖 94 抗衰老、調神經 94 製作方法 95 黑茶的種類 95 三尖 95 花磚 95 黑磚 96 伏磚 96 名茶種類 96 黑茶的製作 100 花茶 102 花茶的製作 102 花茶的沖泡 103 上品飲茶,極品飲花 106 花茶的療效 106 花茶的禁忌 108 沖泡花茶 109 選購花茶 109 保存花茶 109 藥茶 111 藥茶飲用方法 111 保健功效 111 第三章 養生宜應季喝茶 112 春季養生飲茶 112 夏季茶飲養生 118 秋季茶飲養生 125 冬季茶飲養生 128 第四章 養顏塑身茶療方 131 減肥瘦身 131 亮膚消暗沉 138 去痘消斑 140 抗衰去皺 144 第五章 日常調理茶方 148 補氣強身 148 滋陰補血 149 開胃消食 153 調和脾胃 155 補益肝腎 158 潤肺理氣 160 清熱降火 163 清涼消暑 166 解酒護肝 168 護眼明目 169 防輻射 172 提神醒腦 175 第六章 認清體質再喝茶 178 易上火喝綠茶 178 預防 感冒宜喝薑茶 178 心情抑鬱宜喝花茶 178 口乾舌燥宜喝烏龍茶 179 怕冷、心腦血管疾病喝紅茶 179 熱性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