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梁莊(簡體書)(精裝)
<內容簡介> 村莊的潰散使鄉村人成為沒有故鄉的人,沒有根、沒有回憶、沒有精神的指引和歸宿。它意味著,孩童失去了最初的文化啟蒙,失去了被言傳身教的機會和體會溫暖健康人生的機會;它也意味著,那些已經成為民族性格的獨特品質正在消失,因為它們失去了最基本的存在地。 村莊,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民族的子宮,它的溫暖、營養的多少,它的整體機能的健康,決定著一個孩子將來身體的健康度、情感的豐富度與智慧的高度。 作者多年深入鄉村,用自己的腳步丈量家鄉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記錄了一個鄉村的變遷史。在平靜的講述下,鄉村中國正在驚心動魄地淪陷。 農村留守兒童的無望,農民養老、教育、醫療的缺失,農村自然環境的破壞,農村家庭的裂變,農民“性福”的危機,新農村建設的留於“形式”……當代中國農民的生存現狀在作者的筆下一一顯現出來:王家少年強奸了八十二歲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裏;二伯父死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裏撒成人形……通過這些真實的“個人史”,村莊的過去與現在、村莊所經歷的歡樂與痛苦、村莊所承受的悲傷,都將慢慢地浮出歷史的地表,我們會由此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 揭開社會溫情的面紗,讓你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鄉村! 在附錄“艱難的‘重返’”中,作者梁鴻首度追尋當年重返梁莊的原因、意義和當時寫作中的困頓。在這篇文章中,梁鴻反思“梁莊”裏描述的荒涼而又倔強的生命個體:“不管鄉村的生存條件如何惡劣,沒有哪一個生命和場景完全絕望,即使被侵犯的天真而又遲鈍的小黑女兒,在經歷過那樣的黑暗之後,她依然在成長,生命仍然在蓬勃。活下去,就是一種對抗。” 梁鴻探尋“梁莊”寫作中的真實限度:“我冒險塑造一種‘真實’氛圍把讀者帶入梁莊,是因為我想讓讀者感知到‘梁莊’是活生生的人和活生生的現實,它不是與你無關,而是與你息息相關,在同一時空之中。” 梁鴻追問“我”是誰?“我”是一個旁觀者?一個行動者?還是一個寫作者、一個思考者?…… 也許最終所有的叩問都沒有答案,但是,有真切的懷疑、思考和問題意識,對於任何一個妄圖尋找精神存在的人來說,都是一種幸福。 附贈精美小冊子《我們能否理解故鄉?》,編者選摘了部分重點知名媒體的評論及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學術文章,以便讀者更加全面透徹地了解“梁莊”。 不曾認識梁莊,或許我們就不曾認識鄉村;不曾認識鄉村,何以認識中國?鄉土中國如中國的縮影,鄉土中國“病”了,城市中國的繁榮最終只能是幻影。 ★目錄: 再版說明 前言 從梁莊出發 第一章 梁莊在哪兒 回到穰縣 迷失 往事 生存境像 第二章 廢墟裏的村莊 廢墟 平地掘三丈 黑色淤流 河岸 河的終結 第三章 留守兒童的成長之痛 梁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