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到阿爾卑斯山散步吧
《第八日的蟬》、《樹屋》、《彼岸之子》作家 角田光代 微小說般的七日登山紀行散文。一部喚起對大自然深刻感動的遊記傑作。 零登山經驗挑戰三千公尺的高山!原來登山和寫作是同一回事? 停下了腳步,便哪兒也去不了。 沒有任何身外之物的渺小自己,是讓自己和無以名狀之物相遇的唯一道具。 三浦紫苑:「登山就像活著一樣,寫作也像活著一樣。 在角田小姐誠實的堅定態度和毅然的腳步中,我感受到人類普遍的生存之道。」 出發前,角田光代滿心期待著,這一路上將有佳餚美酒陪伴,在山裡散步的中途會停下來休息,喝葡萄酒吧?真是時髦的遠足啊! 然而,當一行人抵達標高2320公尺的小屋時,眼前竟是一片銀白世界,風咻咻地吹個不停,甚至捲起了表面的雪花。視野可見之處全被染成白色,幾乎連前方數公尺都看不見,必須頂著快被風吹走的身子才抵達屋內。角田跟著同伴一一穿上雪靴、固定在腳踝的尼龍保暖物等裝備時,內心的「蹊蹺感」迅速放大:「我想像中的在山裡散步的快樂遠足呢?怎麼會變成這副重裝備模樣?而且腳下的雪靴宛如滑雪靴般又硬又重。」 到底這是一趟什麼樣的「健行」之旅呢? ■不管是城市還是山,我喜歡走路 走在繞三煙囪山麓一圈的路上,角田感覺眼前的景色像突然離開了地球,被帶到外太空了。她在心裡懊惱著好想回去,卻領悟到:「如果不繼續走,是回不去的。不繼續走的話,哪裡都到不了,只能被困在積雪的岩山中。」聽嚮導馬立歐分享登山心情,她也疑惑著:「帶著只想回家的心情一路走過來的山路,在事後回想時,會感到片刻的歡愉嗎?」 然而,在登山行程結束之後,角田發現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山裡,她喜歡走路。「光是以雙腳走路,眼前的風景便不斷地改變。反過來說,不走的話,風景永遠不會有變化。瀑布、岩石、樹木、山巒、涼風,一直存在彼處,如果不用自己的雙腳走向它們,永遠都不會邂逅新的事物。沒有任何身外之物的渺小自己,是讓自己和無以名狀之物相遇的唯一道具。」 ■發現登山和寫作的關係 嚮導馬立歐對角田說,登山不光是單純的快樂,這點應該和寫作很接近。 角田在登山的過程中,也不斷想著自己所擁有的「語言」。像是在山裡停下腳步時,她望著眼前遼闊的風景,好幾度失去話語,發現自己不曾擁有能夠描寫如此壯觀且不曾見過的風景的詞彙,因而領會了:「世界在語言之外。不走出去的話,就無法走出自己的世界,無法取得自己的語言,那個世界就永遠都在外圍。面對語言,我恐怕只能不斷的繼續挑戰下去。」 原來登山真的跟寫作很像,角田說:「就像自己沒看過的世界永遠不存在一般,無法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那個世界的話,永遠也無法擁有那個世界。就像登山家無法清楚說明自己的心情,只是一心往山頂去,我也藉由持續寫作才能找到我的語彙吧。」 ■旅途中遇見的人們 習慣獨自旅行的角田,透過這次旅行感受到:「與人相遇才是旅行。」 當她在飛機上回想旅行中邂逅的人事物時,最先浮現的是人們的臉。這些住在山麓小鎮的人們,有著迷人的相近氣質:「每個人都很隨性自我,沒有一絲卑微的感覺,而且每個人對他人都很寬容。」 對於角田提出的問題:「為什麼選擇在山裡生活?」人們回答的是:「因為我出生在這裡」、「因為我喜歡山」如此簡單的答案,沒有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