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折磨自己:林煥彰的異類詩觀.詩論
<內容簡介> 本書是知名詩人、也是兒童文學家的林煥彰,表達個人詩觀、詩論之作。以個人長久寫作經驗出發,用輕鬆的口吻,談及創作理念、詩學美感等等。其中近年來對「六行」小詩的探索、實踐和鼓吹,更值得同好們注目。 ★目錄: 我的異類詩論和詩觀──《寫詩,折磨自己》自序 自白卷 我的詩觀 我的第一篇詩觀 我的跨界詩觀‧遊戲──玩心情‧玩文字‧玩寫詩‧玩創意 我的文學藝術觀 短論卷 詩,是一種感覺──詩是什麼? 詩的方法與想法──我怎樣寫一首詩 做好一個心靈的收藏家──談「一首詩」的寫作 詩在現代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地位──是詩拒絕了現代人,還是現代人拒絕了詩? 寫,不一樣的詩 詩與海洋──以感恩和贖罪的心情為海洋寫詩 詩與山嶽──為上天恩賜的山嶽之國而書寫 詩與鄉土──為養育我們的這塊土地寫詩 詩與水果──為我們天天吃的水果寫詩 談詩卷 詩,在哪裡?──一個詩人、畫家、兒童文學作家尋找一座城市的詩 詩,在我心裡──二○○八年春天,我在香港找詩…… 從文字創作轉換到繪畫創作的過程─兼談我的文化理想和想像寫詩,折磨自己──一首壞詩也可以成為一首好詩 談小詩 六行小詩的抒情基調──變,永遠不變的道理就是「變」 六行小詩之美(講綱) 六行小詩的基礎美學初步思考──從泰華六行(含以內)小詩發想談起 六行小詩的新美學 說詩‧演詩‧唱詩‧玩詩──讓想像的美學飛揚起來 地景文學書寫的魅力──我的想法我的經驗 古典詩與現代詩的對話 評介卷 在風城的風聲──讀非馬的詩集《在風城》 怪,其實也不怪──談德俊的四首怪怪詩 再加一分滿分──評介一首絕妙的詩/試讀管管〈「九份」加一〉 詩人,為誰用心──讀蘇善第一本詩集《詩藥方》 沒有論斷的必要──讀香港陳中禧的詩與詩劇合集《刮風的日子》 <作者簡介> 林煥彰 宜蘭人。一九三九年生,二十歲開始學詩、畫畫。詩越寫越短,畫也越畫越簡單。近年傾向於「遊戲」,提倡「玩文字‧玩心情‧玩寫詩‧玩創意」。二○○三年元月起,在泰國、印尼《世界日報》副刊推動六行以內的小詩寫作;二○○六年七月一日和泰華詩友在曼谷設立「小詩磨坊」,探討小詩寫作。已出版著作有八十餘種,並有作品編入兩岸四地及新加坡中小學語文課本中。部分作品被譯成英、日、泰、韓、德、意、俄、印尼、蒙古、馬來等外文,並已出版中、英、韓、泰文對照版詩集和圖畫書多種。曾任泰、印《世界日報》副刊主編,現任《兒童文學家》發行人、《乾坤詩刊》發行人兼總編輯。二○○八年香港大學首任駐校作家。 ★內文試閱: .自序 要想做為一個寫詩的人,平時得有所準備,首先必須經常閱讀詩,讓自己的心情有一種詩的「滿滿的感覺」,讓別人的好詩對你有所陶冶和啟發;其次是,要學會做好一個「心靈的收藏家」,收藏各種情緒、經驗,收藏各種知識、感覺……豐富自己的心靈;再其次,就是發現語言文字的奧妙,大膽使用文字,打破既定的文法,不斷做新的嘗試,發揮文字(包括標點符號)的潛在功能。 ──林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