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1858265
  • 出版日期:2013/02/27
<內容簡介> Little Brown出版社年度強打書。 甫出版便引起轟動,已售出十八國版權。 活下來,我們就已失去「清白」的資格。 「天助自助者!」雖然奉行這句格言的人有時會被視為自私,但我真心認為,不遵照這句話的人是軟弱無力,跟寄生蟲沒什麼兩樣。 ——葛瑞絲 人生的選擇不是非善即惡,不過是一團混沌, 所有的決定,都只為了好好活下去 1914年夏天,鐵達尼船難後兩年,葛瑞絲.溫特,22歲,剛剛成為寡婦,也是一起船難中的倖存者。 為了脫離父親經商失敗的窘迫日子,也不甘願只能淪為家庭教師,一心想進入上流社會的葛瑞絲,終於成功嫁給英俊且多金的亨利.溫特。然而,當她和丈夫搭乘高級輪船從局勢不穩的歐洲返回紐約時,船上卻發生神祕爆炸事件。亨利想盡辦法讓葛瑞絲最終能搭上救生艇,她卻從此與丈夫天人永隔。 一旦失去了食物與容身之處,人性中的善意與崇高也會隨之消失殆盡。 救生艇在大海中漂流且人數超載,食物和飲用水有限。在無處可去的船上,權力、謠言、飢渴、受凍等等現實開始展開人性對求生的意志與極限。眼看船已開始進水,眾人饑寒交迫,精神與體力都瀕臨崩潰。為了讓更多人活下去,哪些行為該被視為救人,哪些決定該被認定為殘酷?葛瑞絲眼看著船上的紛亂,為了活下去,她必須做出選擇。 法律的權威至高無上,我們仍在官司中載浮載沉。 獲救後的葛瑞絲出乎意外地被捕入獄,即將面對審判。她雖然從汪洋中生存下來,卻必須面對另一場生存之戰,回答「為什麼你們能活下來?」的問題。律師與心理醫師建議葛瑞絲寫下那二十一天的漂流狀況。只是,她的「日記」能否道出真相?或者,這一切只是助她在法庭上繼續活下去? ★媒體推薦: ……稱它為「一個在海上求生的動人故事」以及「一個活生生的地獄」。 ──《紐約時報》書評 ……彷彿在與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對話、與《蒼蠅王》共鳴,這本書實在深刻得令人難以忘記。 ──英國《週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本書黑暗而殘酷、生動精彩、節奏流暢,同時也充滿人性的滑稽。 ──英國《衛報》(guardian) 也許只有小說可以解決倖存者所面臨的道德困境。本書令人不安,也令人愛不釋手。 ──英國《觀察家報》(The Observer) 又怪異又了不起的一部小說。 ──英國《旁觀者》雜誌 本書巧妙地布置了一個陷阱,讓讀者難以自拔。 ──《房間》作者愛瑪.唐納修(Emma Donoghue) 作者以在海上漂流的救生船探索了所有人類生存,以及自欺欺人的能力。 ──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柯慈(J.M. Coetzee) 把所有讀者的注意力全部釘在書頁中,你動不了,也不想動。 ──《狼廳》作者希拉蕊.曼特爾(Hilary Mantel) 引人入勝、筆法新穎,即使熬夜也想一口氣讀完。 ──《負荷》(The Things They Carried)作者提姆.歐布萊恩(Tim O’Brien) <作者簡介> 夏綠蒂.羅根 1975年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主要從事建築及工程等領域的工作,目前和丈夫及親愛的三胞胎住在康乃迪克州。 譯者:林力敏 輔大翻譯所就讀中,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並獲公費補助赴哈佛大學暑期進修。聯合報〈繽紛版〉專欄作家。 ★內文試閱: 第一日 在救生艇上的第一天,大家幾乎沉默不語。有些人已接受這場戲劇性災難的事實,明白自己正置身在波濤洶湧的汪洋;有些人則依然無法面對。約翰‧哈戴先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