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解記憶
當記憶被肢解之際, 人性卻不由自主完整起來 《紐約時報》編輯選書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選書 美國獨立書店2012年7月選書 邦諾書店「發現新人選書」 英國威爾康信託書獎2011年得主 亞馬遜網路書店驚悚懸疑十大好書 …… 甫出版就登上全美暢銷小說書榜,繼《別相信任何人》後又一部全球注目的驚悚故事 小說至今已賣出英、美、德、荷、挪、以、澳、加、希、義和瑞典等11國版權 記憶斷裂,碎成一桌子筆記 我殺了人嗎?我想不起來 可是我知道,她死了,我的好友 而我,是警方眼中頭號嫌疑犯 外科女醫生珍妮佛記憶力嚴重退化,過去熟悉的事物在她眼裡逐漸模糊。對街區鄰居來說,她不過是個無害又可憐的女人,但是當她的鄰居兼摯友亞曼達在家遭人謀殺,甚至四根手指被嫻熟外科手術切除時,芝加哥警方不得不懷疑珍妮佛是凶手。 是珍妮佛殺了亞曼達嗎?她怎麼也記不得案發當天發生什麼事情? 在警方緊迫盯人的調查下,珍妮佛的病症似乎越來越惡化。在她的意識中,任何看來有特徵性的時序、地點、邏輯都是沒有連貫性的,很難清楚組合起來。幸好,珍妮佛有做筆記的習慣。打開筆記本上寫著:「筆記本是保持溝通的唯一方式,生命中的空白每天都在增加……」「每當我想不起事情時,我就會翻閱筆記本……」「寫下今天發生的事情、寫你的童年、寫你所記得的。童年……朋友……亞曼達……葬禮……剪報『芝加哥女子遇刺!』……」「一個男人沒敲門就走進我房子,還說他是我兒子……」這些書寫零零落落,構不成一個段落,更說不清一個真相。珍妮佛萬般痛恨自己為何得到這種病,更無奈必須讓這種病與警方突如其來的指控展開雙重鬥爭,記憶不斷穿梭在混沌、真偽、錯雜的意識迷宮。 ★名人推薦: 精采刺激的作品。發人深省,充滿人性,諧趣又悲哀,出色到不可能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說──卻真的就是她的第一部小說。──安.佩克(Ann Packer),《當妳先說再見》作者 本書宛如將讀者蒙上眼罩轉圈圈,推進回音的迷宮裡。愛麗絲.拉普蘭的小說處女作是高難度的新小說,危機四伏。──美國作家 史都華.歐南(Stewart O’Nan) 各位讀者,愛麗絲.拉普蘭來也。本書的敘事者是一位聰明絕頂的人,她置身的家庭風暴本身即是一個傑出的謀殺謎團。拉普蘭不但具備嘗試這種劇力萬鈞設定的大無畏精神,同時具備圓滿執行的極致才華。──科林.哈里森(Colin Harrison),《燃燒過後》和《風險》的作者 愛麗絲.拉普蘭不單單帶領我走進一位女性分崩離析的生活,也引領我直闖她潰散的大腦,看她奮力不讓自我逝去。如果一部小說優秀與否的衡量標準在於允許讀者走進人物的內心,得到不曾想像過的體驗(我確實認為如此),本書的表現確實已臻爐火純青。──美國作家 喬伊絲.梅納德(Joyce Maynard) 敘事者的心智被失智症吞噬,苦苦回想自己究竟涉入摯友的命案多少。拉普蘭的角色栩栩如生,布局精湛。──美國作家 唐娜.李昂(Donna Leon) 獨樹一格的驚悚文學作品。拉普蘭描繪頭號嫌疑犯不斷惡化的失智症,以第一人稱敘事,絲絲入扣,令人繃緊神經,極為出色。──莉莎.潔諾娃(Lisa Genova)《我想念我自己》、和《當我的世界只剩下右半邊》作者 本書刻畫人性,披露人性百態。根本捨不得放下,不但需要細細品味,也值得一看再看。美國作家 傑佛瑞.蘭特(Jeffrey Lent) 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