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哥倫布
菲利普.羅斯中短篇小說選集
<內容簡介> 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人性污點》電影原著小說作者 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的美國猶太裔作家、 第三位在世時作品被收入美國文庫的作家、 2011曼布克獎得主 探究社會現況、深富洞察力的成名之作 《再見,哥倫布》由中篇小說〈再見,哥倫布〉和五個短篇小說組成。全書呈現二次戰後美國貧富差距的社會境況及五○年代猶太家庭生活,題材涉獵愛情、宗教、新舊猶太社群中的變化等。作者機智、富有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對人物的憐憫之情,在故事中體現無疑。這第一部出版的中篇故事不僅是羅斯的成名作,也是之後所有故事的雛形。 一場熾熱的盛夏愛戀在少年的猶太世界裡卻是道德的禁忌 愛情除了「我愛你」之外,還參雜了什麼? 「是我內心裡的什麼東西將追求和攫取轉為愛情,然後又和盤托出?又是什麼使勝歸於敗,又把敗──誰知道──轉為勝?我相信我愛過布蘭妲,但站在那裏,我知道我已無法再愛她。」 尼爾‧克勒門,一個在圖書館工作的二十三歲猶太少年,在盛夏的泳池畔與布蘭妲相遇,進而踏入與他原生家庭截然不同的世界。城郊的生活有吃不完的食物,還有流行音樂,人們的話題是球隊比數和運動員戰績…尼爾口裡吃著來自各地新鮮的水果,聽著那些從沒聽過的人名-多半是球員-他意識到自己與布蘭妲之間的陌生差距,但青春的慾望與內心無以名狀的渴求,驅使他維持這段關係… 〈猶太人的改宗〉:奧齊是個十三歲的孩子,對於課堂上老師口中的上帝充滿著好奇,他聰明愛發問,但問題卻讓老師十分震怒,母親還因此動手打了他。於是他開始「失控」… 〈護教者〉:馬克思中士是一位忠於職守的老兵,尚保有對猶太教虔誠的心。三位猶太新兵在宗教的庇護下做出種種違反軍紀的事情,身為上司的馬克思相當猶豫,是該處置還是放任他們… 〈愛波斯坦〉:一位中年男子對於枕邊人日漸凋零的身軀絲毫提不起興趣,偶然間發現朋友小孩與對街年輕女孩偷嚐禁果,喚起不具名的渴求,瞞著家人和一位女士出遊後,發現身上男性器官起了疹子,以為過幾天就會癒合,此時竟被老婆發現… 〈世事難料〉:猶太中學生艾伯托有前科也不愛讀書,在寫完職涯測驗後,老師認為他往後將成為律師。本性調皮的他還串通全班同學一起開老師的玩笑,在課堂上趁老師寫黑板時全班彎腰綁鞋帶、帶頭唱美國國歌。老師堅信職涯測驗的結果,要他到法院裡去實習,而他卻臨陣脫逃… 〈狂熱者伊萊〉:猶太律師伊萊受新興猶太社區居民的委託,要他驅離社區中的傳統人士,但他們不願離去,雙方的堅持讓他備感壓力,卻又希望能找到協調的方法。此時他的第一個小孩又即將出生,讓伊萊十分地焦慮… <作者簡介> 菲利普.羅斯 Philip Roth 20世紀美國最具代表性的猶太作家 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 第三位在世時作品入選美國經典文庫的作家 羅斯出生於1933年美國紐澤西州的紐華克,芝加哥大學英文研究所碩士畢業後,原計畫攻讀博士,但在24歲時放棄研究,專攻寫作,自此筆耕不斷,源源不絕的創作能力在美國文壇上佔有一席之地,至今年近八十的他,筆鋒猶健,仍有旺盛的寫作精力,每年一部高質量的作品仍持續影響文壇。 身為文壇長青樹的他,獲獎無數。自26歲發表第一部作品《再見,哥倫布》時,即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在寫作生涯中曾三次獲選福克納小說獎、兩次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