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們都想保護自己所愛的人, 但生命中有許多事情是準備不來的…… 美國權威書評雜誌Booklist 2008年度十大小說 最受矚目療癒系新銳作家 芮貝佳‧強森(Rebecca Johnson)著 知名作家 廖輝英 感動推薦 ☆美國最具權威性書評雜誌Booklist 2008年度十大小說 ☆紐約時報、出版人週刊、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好評報導 ☆全球最大網路書店Amazon讀者五顆星推薦 ☆美國各大書店暢銷排行 療癒系新銳作家芮貝佳‧強森,寫出全天下父母最難承受的痛 孩子,說再見並不表示我不愛你,也不表示我不會時時想念著你! 蘇菲雅深愛著兩個女兒,每次看著她們出門時,她總不禁擔心,要是誰出了什麼事該怎麼辦?要是發生了什麼意外該如何才好? 她想提早為失去做些準備,卻不知道, 生命中,有許多事情是準備不來的…… 接到小女兒海倫出車禍的消息,蘇菲雅心裡升起一陣恐慌,她這才知道,自己之前的準備完全派不上用場。 蘇菲雅一家人的生活因為這場意外而陷入矛盾和混亂!面對陷入昏迷的女兒,他們不能放棄任何一絲希望。雖然蘇菲雅不想死,但如果可以把自己的腦子給女兒,她會這麼做…… 照顧海倫是一場長期的抗戰,誰要陪伴她度過漫長的可能? 離開,是自私的決定嗎? <作者簡介> 芮貝佳‧強森(Rebecca Johnson) The New Yorker、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Esquire、Allure、Forbes FYI、 Mademoiselle、Seven Days Magazine、Talk Magazine等知名雜誌專欄作家, Vogue雜誌資深編輯,任職超過十二年。目前與丈夫及兩個小孩住在紐約。 本書是芮貝佳‧強森的第一本小說,也是她歷經喪子之慟的深刻體悟, 無奈與無常的生命力道寫來撼動人心,深深引起讀者共鳴。 <譯者簡介> 楊惠菁 自由的文字工作者。喜愛閱讀、藝術、美食和旅行。 曾為多家旅遊雜誌與媒體撰寫報導及遊記, 譯有《讓他為妳戴上Tiffany》、《愛德華的禮物》等書。 《有時候很想要問為什麼》作者訪談紀實 問:這本小說是根據妳曾經失去第一個孩子的親身經驗所寫的,但是妳將故事中發生意外的孩子設定為青少年,這麼做是為了讓妳自己能夠保持一些情感的距離嗎? 答:洛奇(我的第一個孩子)死了之後,我最不想要的就是裝出一副冷靜、我沒事的樣子,我不怕面對自己的悲傷情緒。所以我在雜誌上寫到他的死,寫作讓我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去梳理和分析事情。我了解到,面對孩子的死是件多麼孤單的事,因為那代表你的世界變了,但是外頭的一切卻毫不受影響。我也發現,不同的人面對死亡的方式是如此不同。有些人會沉浸在哀傷中無法自拔,有些人則想要趕快往前進。看著這些不同的體驗,給了我寫作這本書的靈感。 而我把故事主角設定為青少年,是因為我認為那個階段的人生有些特別之處。戀愛、初吻、第一次離開家,彷彿身體裡的細胞快速成長。在那個階段,你接受到許多訊息,你的感受比生命中的任何時期更為強烈。我在十四歲時離家到寄宿學校就讀,但直到現在,我都清楚記得離家那天我穿著什麼樣的衣服和鞋子! 問:小說中的夫妻原本感情穩固,卻因為孩子的死而使兩人關係破裂。有個令人不安的統計是,遭遇孩子過世的夫妻,很多人都在幾年之後就離婚了。妳覺得這種狀況是無法避免的嗎? 答:經歷長期婚姻的人,即使是健康的婚姻關係,有時候難免會幻想能夠拋下一切,重頭開始。我算晚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