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倫敦的杜培博物館,專門收藏二次大戰期間相關的展品,而今不僅面臨存與廢的命運…… 「謀殺使人腐敗,是不是?除了一條人命之外,還帶走許多東西……」對詩人警探戴立許來說,接踵而來的謀殺案幾乎變成傳染病般蔓延,面對這棟私人博物館面臨存廢命運下的殺機、魅影,他到底該怎麼辦? 最精采的「謀殺展覽室」開展,看謀殺天后詹姆絲用細膩的筆觸,書寫凡人走上謀殺的軌跡! 「所有謀殺案的動機不出四種,分別是愛、慾望、利益、仇恨,大家會告訴你最危險的是仇恨,但不要相信,最危險的其實是愛!」 現任「謀殺天后」、九十歲仍創作不輟的女性作家典範:P. D. 詹姆絲,榮獲英國推理小說鑽石匕首獎、美國推理大師獎── 一棟被收藏者用心經營也頗富盛名的私人博物館,擁有一間多少人想買票一窺究竟的「謀殺展覽室」,但如今因為家族意見不合,更因接連而起的命案發生,遭逢連環殺機而命運未卜,未來還會繼續營業嗎?這座杜培博物館專門收藏與二次大戰期間相關的展品,而今面臨著是存是廢的命運…… 這棟衝突的源頭、進而引發殺機的杜培博物館,位於倫敦近郊,宛如一棟收藏完整、具有一絲神秘色彩的黑色博物館,館藏以兩次大戰之間的歷史——1919至1938年間,而附設的「謀殺展覽室」專門展示1920和1930年代最惡名昭彰的謀殺案件,也是博物館最受歡迎的房間。小說開頭就因博物館租約到期、營運不善等問題,面對即將倒閉的命運,在杜培家的三位信託人利益不同的情況下,又無法達成共識。情感、利益的糾結中,模仿殺人案卻開始發生,當命案與展覽室內收藏的真實歷史案件手法相似,又透露什麼樣的訊息?究竟凡人又怎麼會走上謀殺的犯罪之路? 英國推理界最高齡的謀殺天后詹姆絲,這次著墨以1919至1938這二十年巨大的社會變遷為背景的展覽室,透過她細膩的觀察之筆,她想藉這棟博物館的興衰,訴說什麼樣人性的掙扎與故事?最精采的「謀殺展覽室」開展,讀者切莫錯過作者刻劃精湛的人性參觀軌跡! ★名人推薦: 心戒: 放眼當今推理文壇,沒有人能像詹姆絲這般,一針見血地以譏諷對白與充滿象徵的場景鋪排,戳破人性虛假的面具,直指謀殺本身愚蠢、衝動的平凡本質;卻又不吝提供筆下角色自我表述的舞台,為人心幽微的變化,溫柔地提出辯解的可能。對詹姆絲而言,透過罪愆定讞過程所揭露的社會背景與時空意義,謀殺才足以反應時代。這也是她何以如此孜孜不怠,於五十年間不為倦苦地透過詩人的眼睛,企圖為這個世代書寫捕捉的珍貴風景。 透過詩人的眼睛,企圖為這個世代書寫捕捉的珍貴風景。 冬陽: P. D. 詹姆絲充分理解且優雅地展現小說的意義與樂趣。意義在於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多樣互動,尤其在特定的、寫作者欲探究的時空背景之下,例如本作《謀殺展覽室》中的杜培博物館,其獨特的收藏、三位繼承者與博物館職員的人生。樂趣在於當戴立許警探著手調查連串命案之時,又是如何重新爬梳上述的層層關係,透過推理小說特有的書寫形式重組、解碼,使得整個故事浮現新的閱讀趣味。無庸置疑,一部精采的大師傑作。 杜鵑窩人: 曾經有人說推理小說的動機不過是在情殺、財殺、仇殺之間變換而已,沒什麼了不起。這句話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一般的社會案件不也是情殺、財殺、仇殺三者為主因?所以本書的書名就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