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最常被搞錯的中文常識大糾正
<內容簡介> ☆天天與中文為伍,可知寫錯、唸錯、用錯的中文有多少?你將發現,中文真的不簡單! ☆本書整理匯編許多常被人們誤用、誤解的文史常識、成語、錯字、誤讀、病句等等,考證其原本出處,追根究底探求正解,讓你對中文的掌控更精準、更適切! 你可知道?歷史上的「太監」,未必能與「宦官」畫上等號。你可知道?體育新聞裡常用的「問鼎冠軍寶座」中的「問鼎」,用法並不恰當。你可知道?「登堂入室」一詞原本有境界更上層樓的正面意思,並無類似「侵門踏戶」的負面意義。 生活中,俯拾皆知識,處處是學問,然而,你曾可思考過,話這樣說,道理那麼講,其背後有何淵源?自古流傳至今,是否依然原味不變?抑或早已因著以訛傳訛而被扭曲其本義、被張冠李戴移花接木呢? ★目錄: ‧第一篇‧最容易誤解的文化常識 ‧「笑納」並非笑著納 ‧太監不等於宦官 ‧五福臨門哪「五福」? ‧「明日」黃花非「昨日」 ‧孔明沒有草船借箭 ……………… ‧第二篇‧最容易用錯的成語 ‧「登堂入室」是「進入室內」嗎? ‧「對簿公堂」不是「雙方打官司」 ‧「一言九鼎」與「一諾千金」 ‧「休養生息」不是「休息」 ‧「偃旗息鼓」不是按兵不動 ……………… ‧第三篇‧大家最容易讀錯的字 ‧值得一提的「稗官野史」 ‧易弄錯的「匕首」 ‧包庇之「庇」,干它「屁」事 ‧「秘」怎麼唸?別耍神秘 ‧非同一般的「般若」 ……………… ‧第四篇‧大家最容易寫錯的字 ‧莫道「暗」然銷魂 ‧「拜下風」尚可,「『敗』下風」不必 ‧「針砭」非「貶低」,用錯義轉移 ‧「泊來品」是「國產」錯誤 ‧弓勁矢穿石,弓「弛」箭不「馳」 ……………… <作者簡介> 郭燦金 1967年生,河南商丘人。文學博士,大學教師,歷史解讀派代表作家、雜文家。 著有《古典下的秘寫》、《趣讀史記》系列(人物、事件、懸案)、《大唐盛世最有爭議的30個人》、《大話宮廷政治》、《中華語典》、《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新說文解詞》、《郭燦金讀史》等,並擔任集大型人文電視紀錄片《豫商》總撰稿人。 ★內文試閱: ‧編輯室報告 別讓「積非成是」變習慣 你可知道?中國歷史上的「太監」,未必能與「宦官」畫上等號。 你可知道?杏林和杏壇是不同的領域,無法混為一談。 你可知道?體育新聞裡常用的「問鼎冠軍寶座」中的「問鼎」,用法並不恰當。 你可知道?「登堂入室」一詞原本有境界更上層樓的正面意思,並無類似「侵門踏戶」的負面意義。 生活中,俯拾皆知識,處處是學問,然而,你曾可思考過,話這樣說,道理那麼講,其背後有何淵源?自古流傳至今,是否依然原味不變?抑或早已因著以訛傳訛而被扭曲其本義、被張冠李戴移花接木呢? 本書從報章雜誌、傳播媒體中深入觀察,整理匯編許多常被人們誤用、誤解的文史常識、成語、錯字、誤讀、病句等等,考證其原本出處,追根究底探求正解,避免大眾在文化知識的認知上一錯再錯而不自知,甚至因此積非成是,這就大大傷害了文化知識的珍貴價值。 緣此,希望本書的出版能提醒讀者大眾在親近文化知識時,能多一番心思,仔細玩味,而非僅止於一味地套用而不問是非。 本書另一個特色就是,在真相與現實的落差中,往往能讓你意外撞見另一番閱讀樂趣,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