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的烈火開始燎原,作家唯色出生於西藏軍區總醫院。 當時她的父親是中國駐藏解放軍的一名軍官,也是一位熱心的攝影愛好者。 透過鏡頭,這位軍官記錄了迄今為止關於西藏文革最全面的一批影像。 「與強權的鬥爭就是與遺忘的鬥爭」,在世界面前, 文革是中共的一個尷尬,西藏則是另一個尷尬, 因而西藏的文革就成了雙重禁區,愈加不可觸碰。 少了上百萬平方公里的西藏,文革研究就不可能是完整的。 這也是唯色父親所遺留下來的文革底片之所以意義重大的原因。 全書珍貴歷史圖片近三百幅,唯色帶著這些相片,花六年時光訪談七十餘位耆老, 為的是還原歷史影像背後更深沉而真實的記憶與傷痛。 她的散文集《名為西藏的詩》(原名《西藏筆記》)曾被中共官方認定有「嚴重的政治錯誤」而遭查禁, 她同時也被解除了公職。這恰是西藏今天的現實,在意識形態的控制上,與文革時代依然如出一轍。 這也使得唯色不再有所顧慮,決定在文化大革命四十周年之際,以真實身分發表本書。 傳統藏語並無「革命」一辭。 半個多世紀前,中共解放軍進駐西藏, 刻意結合原先藏文的「新」與「更換」才造出這一個全新的辭彙。 藏語「革命」的漢語發音近似「殺劫」,恰恰表明二十世紀五○年代以來, 「革命」為西藏帶來的種種劫難。 ★得獎紀錄: 獲選2006年中國時報開卷中文創作類十大好書 四十年前,「文化大革命」席捲西藏。「殺劫」之前於是再被加上「文化」一辭。 藏語的「文化」與漢語的「人類」發音近似。 對西藏民族而言,這場「文化大革命」無疑成了「人類殺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