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羅斯特名作集:未走之路(精裝)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詩人 葉慈好評:「這是很久以來在美國寫出的最好的詩。」 最平凡的詩壇巨擘──佛羅斯特 第一部詩集出版,就贏得詩人和評論家的熱烈討論。 第二部詩集出版,更讓讀者和評論家讀得如癡如醉。 如今他的詩歌,每個學童都能隨口背誦。 每個讀過他作品的人,都無法不喜歡。 內容大意: 我將會一邊嘆息一邊敘說, 在某個地方,在很久很久以後: 曾有兩條小路在樹林中分手, 我選了一條人跡稀少的行走, 結果後來的一切都截然不同。 ──節自<未走之路> 這是佛羅斯特最著名的作品,至今打動無數人的心弦。本書以此為名,精選出近九十首他的必讀詩作,以所屬詩集分為<少年的心願>,<波士頓以北>,<山間低地>,<新罕布夏>,及<小河西流>五章。其中或有風雨中的愛情宣言,或有自身的孤獨和困惑,或有人們之間的疏離,或有大自然的浪漫與冷漠。全文以中英對照的編排方式,帶領讀者欣賞佛羅斯特如何以樸實無華的語言,把現實生活的經驗,化為最深刻的智慧。 ★本書特色: ☆附佛羅斯特生平與創作特色導讀,閱讀作品,首要詳細認識作家! ☆精選佛羅斯特五本詩集作品,一次擁有多時期的精華詩歌。 ☆打凹精裝封面,呈現經典質感,易翻閱,更值得收藏。 ☆中英對照,20世紀美國桂冠詩人 × 21世紀華人界翻譯名家!擦出跨時代的文學花火! <作者簡介> 羅伯特.佛羅斯特(Robert lee Frost) 羅伯特?佛羅斯特於1874年3月26日出生在舊金山,是20世紀受歡迎的美國詩人之一。他前半段的人生曾從事記者、教師,也在新罕布夏州經營農場,但這一切都與願相違,使他鬱鬱寡歡。不過也因為這些日子,讓他親近了鄉村景色與自然風光,影響他未來詩作的呈現。直到1912年,佛羅斯特決定全心投入創作,賣掉農場,辭去教職工作,舉家遷移到英國,更在1913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少年的心願》(A Boy\'s Will),引起評論家廣大的關注;緊接著出版的《波士頓以北》(North of Boston)更令人耳目一新。三年後他載譽歸國,成為美國詩歌新潮流的領袖,作品開始被大量出版,漸漸成為享有世界聲譽,極深受讀者歡迎的美國一流詩人,更四度榮獲普立茲詩歌獎。 其作品除了上述二本,還有1923年《新罕布夏》(Zew Hampshire)、1928《小河西流》(West-Running Brook)、1936《山外有山》(A Further Range)、1942《見證樹》(A Witness Tree)等。著名詩篇如〈雪夜在林邊停留〉(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金子般的光陰永不停留〉(Nothing Gold Can Stay)及〈未走之路〉(The Road Not Taken)等。 ★內文試閱: ‧導讀 灰色之詩與詩人 本書收錄佛羅斯特86首詩作,分別取自他於1913年所著的《少年的心願》、1914年《波士頓以北》、1916年《山間低地》、1923年《新罕布夏》及1928年的《小河西流》。是他從倫敦初試啼聲,到評論家無不熱烈討論,並逐漸享有名譽的各階段經典作品。 佛羅斯特的詩作可大致分為抒情短詩與戲劇性強的敘事詩,題材上受經營農場的經歷影響,多為農家與自然,雖然他自己對那十三年不甚滿意,鬱鬱寡歡,但詩人對周遭敏銳的觀察與纖細的感受,並無因此消褪。農家的生活細節、對話、思維等充斥在詩句中,彷彿那再平凡不過的每一家、每一日,都被他放置在顯微鏡底下呈現,轉變成一篇篇生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