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暫停

4 / 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5813444
  • 出版日期:2014/11/20
暫停 離開原先日常的節奏,到另外一個國家去擔任客座研究員。不是旅客、不會久居,停留時間長到足以跟周圍的環境建立起一種關係、也短到會有離開的一天,回到原先的日常。 在東京的如常生活,311後也產生了變化,無法再一如往常。 作者黃雅歆,以一種既疏離又親密的角度,書寫自己的、旅居者的、在地人的東京的生活;身為外人所觀察到的文化差異、一般常民在經歷過災難後的反應。 一篇篇觀察手記,一個個暫停裡的生活。 ★本書特色: 作者於2008年與2011年以客座研究員身分至日本國立一橋大學研究,311東日本大地震之後於《聯合報》副刊「東京朝顏」專欄撰寫400字小品文專欄。本書為專欄的擴充與改寫。 ‧2008年與2011年兩度到日本國立一橋大學,將近一年的東京生活觀察與紀錄。 ‧日台文化的家常與人際往來的差異體驗。 ★內文試閱: ‧【代序】 我羨慕你 我羨慕妳。 暫離臺北到東京的時候,我的同行朋友(包括東京的同行朋友)這麼對我說。我明白這不是因為我個人的因素,也未必是因為這個城市,而是因為「暫停」。 我的職圈(也許其他的職業也一樣)日益以追逐各種量化評比為導向,逐漸遠離自己最初認識的樣貌。因為夾雜各種資源的劃分,打分數只有及格與不及格兩種,同行之間的關係有時也變得詭譎。像我這樣身在職圈卻盡量過著「繭居圈外」生活的人未必得到認同,當然也沒什麼可羨的。但我知道那些真心說羨慕的朋友,彼此都是懂得的,因為在感到疲累的既定軌道中,能擁有「暫停」的時光是多麼可貴。 二八年夏天在日本國立一橋大學短期研究之後,二一一年再度帶著小小的工作計畫來到舊地,並且預計參與明治大學開設的「映像臺灣」一學期通識課程。 在隆冬之末開始一個人的東京生活,沒有適應上的困難,也無絲毫寂寞。雖然氣溫很低,可是除了少數雨雪,天氣都很好,總是有陽光和藍色的天空。走在大學區的我非常平靜,內心則稍稍有一些跟時間賽跑的感覺,因為太珍惜這樣的「暫停」時光,所以很怕日子匆匆流逝。「為什麼妳不會寂寞?」不少人問。「不知道,就是不會。」 但這世界平不平靜並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 地震來時我正出門,然後看見地面在晃動、電線桿在晃動、停放的轎車也在晃動,而且時間比預想的長。街上有一兩位鄰居走出來,用錯愕的眼神互望著,彷彿有種天地將要崩解的不祥。之後上樓開電視,果然所有的電視臺都換上了地震播報,手機不通、電車停擺、不知數的用戶停電停瓦斯,火災、崩塌,最可怖的是海嘯。災難開始,作為一個外國人的孤單也才開始。 應該沒有人說羨慕了。 ‧ 仍然有水有電有網路的東京其實算不上災區,但真正嚴峻的是面對福島核災的危機。社區很暗很安靜,我想像大家都在家中依偎。我無法依偎,坐在床上開始盤算倘若停電該如何在寒夜裡取暖。電視電腦一直開著,除此之外無法密切關注外在的變化,我們都在經歷未知,東京朋友跟我有相同的處境。 一個人沉沉睡去後,醒來看電視都懷抱核電廠狀況變好的希望,但卻一次一次壞。東京會大撤離嗎?如果真的要發放預備用碘片,會發給我嗎?沒有答案。這時我和東京朋友的處境不一樣。 世界突如其來的裂縫,讓原有的律動暫停了。暫停的這一刻,在東京在臺北,彼此像被推到不知名的遠方,不得不開始新的人生旅程。 暫停後開學的課堂,每週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