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爬蟲的告白(增訂新版)

(增訂新版)

4 / 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574448814
  • 出版日期:2013/05/01
司馬中原的腦袋就像一口裝滿好聽故事的百寶箱,隨手打開,古老中國傳奇,不論是人是鬼,他寫得栩栩如生,說得繪聲繪影,筆下的人物早成了許多人記憶的一部分,熟悉一如故友。他的小說和散文,都充滿了史詩性,抒情的或鄉野傳奇等特色。 寫作爬格子爬了大半輩子,司馬中原自譽為「老爬蟲」,在這本「告白」中,他像說書人一般,創造出最迷人的鄉野傳奇,以趣味之筆寫居家生活,更細數成長的歡愁歲月,走入不同的時間空間,跟著司馬中原的筆,尋找、創造生命不同的美與真。 ★本書特色: . 精選《月光河》、《駝鈴》、《精神之劍》三本散文集中美與真的精品。 . 特收錄司馬中原撰寫新版序,漫談寫作經驗。 ★內文試閱: 老爬蟲的告白 面對著稿紙度過半生,寫作對我而言,不是行業也是行業了,有時候認真去追想,我為什麼成為一個專業作者的呢?說來是非常荒謬,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 小時候我喜歡聽說書、看野台子戲,沉迷到廢寢忘食的程度。有些比較知名的說書人,都在茶館裡設有固定的場子,聽書的人可以泡盃茶,翹起二郎腿,大模大樣的坐著聽,說書的人每說到精采之處,就停頓下來,由他的助手端著盤子請賞錢,通常一個晚上,都要收上兩次錢。我去聽書,既不泡茶,又不給賞錢,完全是白聽,一看到有人端盤子請賞,就退到門外去,等他收完了錢再回轉來。有些流動的說書人,總是揀著逢集的日子,在街頭巷尾找一場空場子,口沫橫飛的說起來,而聽的人既沒茶喝,又沒座位,大都蹲在自己腳跟上,手托著腮,癡癡迷迷的聽下去;凡是有人說書的地方,總少不了我就是了。 至於看戲,我可看得多啦!山東戲、河南戲、江淮小戲、黎園的大戲,加上唱道情的,唱大鼓的,唱小曲的,打蠻琴的,甚至巫童巫婆行關目,我是有戲必看,白天聽的看的,都帶到夜晚的夢裡去,常常幻想自己也是書中和戲裡的人物,當然是什麼武曲文曲、青龍白虎之類的星宿臨凡嘍。 在聽書看戲之外,我還迷著聽人講古記兒,不論是悲的、喜的、恐怖得使人脊背發麻的,我都喜歡聽,每天夜晚,要是不聽一長串的故事,簡直就睡不著覺。 那些民間藝術和傳說故事,給我的影響是深鉅的,它使我充滿了歷史性的幻想,總脫不了忠孝節義、離合悲歡那種調子,而且把自己也放在裡面,扮演一個自己屬意的角色——當然是主角了。 後來,發現家裡的藏書,裡面附有插圖,我雖然看不懂文字,但繡像人物卻看得出是誰來,尤其是說書人說過、戲台上演過的,便更熟悉了。為了想探究書裡究竟寫些什麼,我對認字塊兒的興趣愈來愈濃,沒入塾之前,我已經從文盲變成粗識文字,能夠吃力的啃書了。我最初所啃的書,從三皇五帝到清末的通俗演義類的作品,差不多都看過,尤其對唐宋兩個朝代的演義,特別熟悉,有人說:「唐書步步錦,宋書朵朵花」,表示它們精采熱鬧,我當然是喜歡湊熱鬧的了。 演義類的作品,悲劇感不深,英雄們死了沒什麼,祇是星宿歸位而已,什麼青龍四轉世,白虎三投唐,這本書裡的人物死了,翻到那本又出來了,仍然是一條好漢,這當然也是一種過癮,因為凡是星宿臨凡的人物,閻羅王管不著,死後不必下地獄,直接升天,真是羨煞人也。 不過,等我再讀到一些由民間傳說寫成的悲劇時,味道就不一樣了,俗說:逢「記」必苦,像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