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像帶電影:從中國到世界,余華的35則文學、文化、政治、時事觀察體驗

從中國到世界,余華的35則文學、文化、政治、時事觀察體驗

4 / 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1738574
  • 出版日期:2013/01/06
柏格曼的電影《野草莓》給予我的感受是:我終於看到了一部真正的電影。 影響過我的作家其實很多,可是成為我師傅的,我想只有威廉.福克納。 我不知道猶太人是什麼,我只知道人是什麼。 我清楚自己對西藏歷史的瞭解有多麼膚淺,可悲的是我們的很多官員連這樣的膚淺也沒有。 兩代球王分開掙錢時互相嘲諷,一起掙錢時看上去親密無間。 只有當想像力和洞察力完美結合時,文學中的想像才真正出現,否則就是瞎想、空想和胡思亂想。 20多年來我在閱讀那些偉大作品的時候,總是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作家那裏,讀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學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這些。 如果我們長期沉迷在想像平庸的作品的閱讀之中,那麼當有靈魂的想像撲面而來時,我們可能會害怕會躲閃,甚至會憤怒。 這就是我的寫作,從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出發,經過政治、歷史、經濟、社會、體育、文化、情感、欲望、隱私等等,然後再回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余華 唯有破除心中預設的歧見與立場, 我們才可能具備信心與不帶偏見走向真正的無國界。 余華直言、敢言,他遍走世界,以一貫銳利筆鋒,由外而內,深刻反省崛起中的當代中國。 本書為余華全新的散文集。內容從余華青年時代觀看西方錄像帶電影的深刻經驗開始,面對現代主義大師柏格曼等人的電影震撼,讓他從此打開觀看現實的另一隻眼睛,與世界接軌。 余華在書中,講述了他不同階段的文學生命體驗。包括這幾年他親自受邀到訪的許多國外經驗,如非洲,德國,日本,紐約,埃及,美國,英國,南非,以色列,西藏……;他與世界文學大師的心靈交流,如福克納,川端康成,藍茨,大仲馬,海?……;描繪他豐富的閱讀經驗,如高本漢,哈金,伊恩‧麥克尤恩的作品;暢談他對世界性運動如足球,籃球的觀察與看法……。 中國作家近年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與青睞,余華更是其中皎皎者,他的作品被翻譯成眾多語言版本,且在國外暢銷受矚目;因此他不斷受邀世界各國演講交流,這樣的經驗,讓他得以從中國經驗出發,打開與世界文壇或文學大師的深度交流,然後得以再回到內在,反饋到每一篇創作中,帶給我們大格局、迷人的閱讀張力。而余華偶爾神來一筆的促狹,令人莞爾,讓我們得見余華健筆下,亦莊亦諧的智慧與幽默。 本書呈現了一場中國與世界的踫撞,余華為自己也為讀者撞出了新時代耀眼的心靈火花。 ★本書特色: 華文世界2013年首發! 繼《十個詞彙裡的中國》對中國的犀利觀察之後,余華首度分享全球文化交流經驗與觀察! 余華是蜚聲國際的小說家。(美國《出版商週刊》2011年8月1日) 余華是一位顛覆大師。(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2011年12月8日) 余華對當代中國社會的素描,其尖銳無人可匹。(美國《時代》週刊2009年2月26日) 余華可以說是一個現代中國的巴爾扎克。(法國《世界報》2009年5月30日) 余華的作品是中國文學中最為尖銳辛辣的。(法國《讀書》雜誌2008年5月) 余華的想像力似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法國《文學雙周》2008年7月16~31日) 余華是中國在國際上最出名的小說家,他被譽為中國的查爾斯‧狄更斯。(德國電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