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食和平
關於戰爭與食物的真實故事
<內容簡介> 儘管戰爭可能害死我們的朋友、破壞我們的家園 卻摧毀不了我們與生俱來的正直、慷慨與仁慈,人之所以為人的特質 亞馬遜五顆星推薦 震撼度直逼《西線無戰事》的戰地報導文學小說, 如果《戰爭與和平》為你帶來心靈成長與救贖,那這一本更是不容錯過的經典! 走過烽火、悲慟、屍骸與扭曲文化交織的片段, 她,一個女人,如何在劫後餘生的歲月中重新建立價值觀? 餐桌,這唯一的和平應許之地, 用葡萄葉捲、薩姆麵包、烤雞、優格,烹調出屬於家園的溫暖滋味! 烤南瓜優格:用漫長寒冬醞釀出的美味 穆拉式蕪菁沙拉:質樸簡單,卻帶著無限渴望 神聖的薩姆麵包:俄國人就要像尊敬列寧一樣尊敬它 留守家園的羅宋湯:烹煮的不是食材,而是等待的愛 葡萄葉捲:層層包裹住女人的溫暖愁緒、男人的愧疚 阿富汗烤羊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色蒸餃:品嘗熱氣蒸騰中的多彩繽紛 中東羊肉飯: 為世界和平貢獻心力的最佳推薦 炸豆丸小烈士:要做這道菜,最好在10歲前就要開始準備 道地肥牛漢堡:家鄉味是最好的慰藉 安息日特製烤雞:溫暖全家的香氣是微甜的寧馨 能放一個禮拜的玉米糕:純天然、很便宜,還是生存的唯一希望。 甜甜炸線圈:即使燙口,也要搶在還活著的這一刻一口吞下。 ★本書佳評: 本書讓我想起,當賓拉登每天早上坐在餐桌,跟孩子一起吃著加野生蜂蜜的優格時,不是國際恐怖份子,只是個笑容滿面的父親,美味當下,沒有誰是十惡不赦的。 ──褚士瑩,知名公益旅行作家 作者透過「食物」,除了傳達生活在艱困中的苦辣與酸甜,也讓讀者隨著吃進肚裡的美味,品嘗期待和平的眼淚。推薦給想要了解完全不一樣世界的你。 ──李天怡,三立新聞台總監,「消失的國界」主持人兼製作人 這是本生動寫實、扣人心弦的好書,裡頭還有一些絕佳的食譜。 ──蔡美兒,《虎媽的戰歌》、《著火的世界》、《帝國時代》作者 人類的慷慨原來如此深刻而普遍,並透過最卑微也最必要的人類行為來呈現,那就是飲食。 ──吉娜¬.奧茨納,《俄國夢幻書》作者 作者用富於感官之美的筆觸描寫戰爭,讓我們得以和那些名不見經傳、沒有臉孔、身陷在戰爭的恐怖與困苦之中的士兵和老百姓取得連結。我們不但可以走進這些人的廚房,甚至能進入他們的靈魂。 ──諾曼.奧勒斯特,《紐約時報》特約作家,《求生回憶錄》作者 ★推薦者: 褚士瑩 知名公益旅行作家 李天怡 三立新聞台總監 真情推薦 蔡美兒 《虎媽的戰歌》作者 吉娜.奧茨納 《俄國夢幻書》作者 諾曼.奧勒斯特 《紐約時報》特約作家,《求生回憶錄》作者 ★內文試閱: 戰地居民生活方式,和你想的不一樣 一個小男孩,在一輛戰車車頂上發現一塊形似恐龍牙齒的炸彈碎片。他用腳趾尖將它踢離城垛的石牆,再專心且滿意地傾聽著這塊金屬掉落到前線裡的碧玉色小麥田裡時,金屬與石頭撞擊的聲音。 一名游擊兵,將來福槍搭在肩上,閉起眼睛,聽著從朋友處借來的電晶體收音機,在靜電的嘶嘶聲裡大聲播放著流行歌曲,並隨之擺動身體。 一個小女孩,身著大她好幾號的衣服(姊姊們留下來的),在罌粟田裡採罌粟。這裡,曾經被一顆地對空飛彈炸出一個窟窿,腥紅色的野罌粟,沿著扭曲的莖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