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是宋史(拾壹):宦官史官當國
<內容簡介> 談「宋朝」吧:大家都以為這個朝代積弱不振,很丟臉的一個朝代,無法與漢、唐相比,沒錯!漢、唐是光芒耀眼。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被歐洲人稱之為「黃禍」的元朝蒙古人居然大讚:宋朝的軍隊很能打仗!而且這種說法是被記載於「元史」的;不知道漢人後來為什麼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這次談到“宋神宗舉國征西夏”。宋神宗在前期與王安石進新行新法變革,雖有收穫,但宋朝的文官制度,使得耍嘴皮子而不做事的許多大老極力反對變法,阻礙重重,王安石致仕後,宋神宗獨操經緯重擔。 極力有所圖為的宋神宗一直要為太祖、太宗等奪回失土,可惜的是在眾臣皆誇誇其談之徒的狀況下,他雖選擇了有作戰攻略經驗的武將領兵;卻同時也選擇了親信宦官領兵出征──最偉大的出征為何成了最沉痛的西征? 這與宋王朝此時大臣息息相關,且看作者如何描述這些人: 蔡京──沒有根基、沒有靠山,從帝國最偏遠的小地方考出來的人物,他形成了自己獨一無二的官場存活方式:零拒絕。 司馬光──並不是徹底養老的人。心裡有一團熊熊燃燒的大火,具有最無比的忍耐,也有著最無情的謀略。 蘇軾──坡仙大人在元豐年間完成了一生的蛻變,和從前截然不同了。到底是經歷了一件怎?樣的事情,才讓他進化成功的? 這個時期:人人都是刀斧手,個個都是權謀家。 ★目錄: 第一章 飛揚的夢……022 第二章 最偉大西征OR最沉痛西征……036 第三章 永樂城之殤……082 第四章 黃州城東的坡地……108 第五章 “我好孤寒!”…… 138 第六章 西京耆英十五年……148 第七章 司馬光的X光片……186 第八章 聖人、文豪的互毆……210 <作者簡介> 高天流雲 ‧本名劉羽權,沈陽人。 ‧從事宋史研究多年,其出版的歷史著作《如果這是宋史》系列,是目前市場上最為暢銷的白話宋史。 ★內文試閱: 【內文摘錄之一】 最偉大的西征OR最沉痛的西征 法改革——積聚財富——出兵熙河——掃平西夏——征服遼國——產出利潤。這個改革總鏈條之中的重中之重,掃平西夏的機會到了。 這機會是自己送上門的,李元昊的兒子李諒祚死時年僅二十一歲,西夏第三任皇帝李秉常即位時只有八歲,走到前臺的人是他媽媽,這個女人卻牢牢地占住了西夏皇后的寶座。 一個漢族女人,不到十年期間竟然成了西夏第一實權人物。 有這樣一個媽媽,李秉常的命運可想而知。他是一個皇帝,但起步的位置比一個平民都不如。沒有自由,沒有權力,到西元一○七六年,他十六歲,名義上開始親政了,卻發現他比他爸爸當年還要慘。漢人天生就是政治高手,梁氏家族比沒藏氏強太多了,除了把持京城大權之外,連同整個國家各個部門都安插進了自己的親族。 李秉常想了又想,明白想要奪回皇權,絕對不是在京城發動一場政變那麼簡單了。怎樣才能成功呢?他非常聰明,內部既然不行,只能尋找外援。外援只有兩個,遼國、宋朝,選哪個?遼國是不能招惹的,請神容易送神難。 而宋朝,文明美麗善良穩重,從哪一點上看,都是唯一的選擇。 可是怎樣打動它呢?宋朝什麼都不缺,除了土地……一個十六歲的孩子是瘋狂的,誰在這個年齡都無法精細穩重,為了可貴的自由,他付出的代價讓整個世界都目瞪口呆。 現在她兒子跟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