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台北市,偉大的記憶之城。日夕遊逡其中,然所見終是瞬息不在的。它行色匆匆,不作停留。某一當口你佇足凝視,似有收見,俄而回望,卻是景狀闌珊了。它只提供記憶。 台北的天職是加速造就歷史,不是保持現蹟。喜好究講歷史之人,當最能賞識這個城市。且看它供給書文、談說、相片等等之物遲早多於我人眼睛當下見著的每日流轉景態。 台北,眾人皆知,是一個盆地。而這盆子,不是個乾盆子,是一個還盛了點水的盆子。 這幾十年來台北的成長工作,其實是把這盆子裏還剩的一泓淺水給倒倒乾淨。 ──摘自<水城台北>一文 六十年代的台北,是水渠密布、水田處處的台北,而依舒國治之見,四十年來台北最大的改變可得一句話:由水城變成陸城。水城台北的種種,於是只能轉而於記憶中搜尋。 本書便是舒國治過往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聯合文學》等報刊媒體上的二十餘篇珍貴散文結集,在生長於台北、以雙腳遊遍台北的舒國治筆下,讀者們認識了從六十年代直至九十年代,台北從一個「水城」逐漸變化成為新都的不同風貌。 〈只有佇足,沒有去處的台北遨遊〉 〈水城台北〉 〈水城台北之河跡〉 〈台北的住〉 〈永遠的碧潭〉 〈我的信義路〉 〈六十年代台北之旅遊〉 〈五十年代公車小景〉 〈我的舊台北導遊路線〉 〈在台北應住哪裏〉 〈北郊遊蹤〉 〈新年的台北〉 〈台北之家及其左近漫步〉 〈台北各區速寫〉 〈台北巷路閒蕩之旅〉 〈九十年代台北〉 〈永和──無中生有之鎮〉 舒國治眼中的台北也許不是所有人的台北,然而透過這本書,他記憶中的「水城台北」,卻將深深嵌入所有讀者的心中。 ★本書特色: ◎文稿修訂歷時近兩年!舒國治最珍視的台北記憶,最重視的散文代表作! 「舒式台北」猶如「舒式京都」,堪稱絕無僅有前後無人可比的城市文學代表作。 ◎懷念充滿味道的老台北?好奇未曾見過、甚至從未聽過的老台北故事? 跟著本書,一起尋找記憶中的水城台北! ◎書中蒐羅數十張珍貴的老台北照片,書中描述的水城台北精華畫面盡呈眼前! <作者簡介> 舒國治 一九五二年生於台北市。原籍浙江。是六十年代薰陶於西洋與日本電影並同搖滾樂而成長的半城半鄉少年。與文學相較,影像與真實生活影響他更多。七十年代原有意創作電影,但終只能步入寫作,卻成稿不多。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七年浪跡美國,居無定所,遊經之州,凡四十四。自此之後,旅行或說飄泊,開始如影隨形,一九九七以<香港獨遊>獲第一屆華航旅行文學獎首獎,一九九八又以<遙遠的公路>獲長榮旅行文學獎首獎,二○○○年更以《理想的下午》一書深受矚目,將旅行文學的迷人文體發揮得淋漓盡致,令旅行寫作在台灣一時蔚為風潮。 著有《台北小吃札記》、《窮中談吃》、《門外漢的京都》、《台灣重遊》、《流浪集》、《讀金庸偶得》等書。 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