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夢

3.4 / 1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2350478
  • 出版日期:2009/08/01

<內容簡介> 「請找到我!」 我在這裡等待,等待救贖,等待結束,而那天卻永遠不會來…… ★ 2005年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銀匕 首獎得獎作品 ★ 2005年美國《致命的快感》雜誌巴瑞獎得獎作品 ★ 2006年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入圍作品 ★ 2007年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鑽石匕 首獎得主 要是有人能讓你願意同情一名殺人犯,那一定是約翰‧哈威 ──他總能將罪惡多端之徒最纖細憫人的一面給寫出來。 ~《紐約時報》書評 十三年前,兩名年輕人因涉嫌性侵殺害少女被捕入獄。 這樁轟動英國的重大刑案最終留下一個未解之謎: 還有一個名叫蘇珊的十六歲少女失蹤,下落不明。 十三年後,被視為從犯而刑罰較輕的唐納獲准假釋, 離開監獄進入中途之家,準備回歸社會展開新人生。 消息一經披露,憤怒的受害者父母揚言高價懸賞他的人頭, 不安的唐納決定逃跑保命,但再怎麼逃也逃不出他未曾中斷的人生惡夢── 此時又有年輕的女子遭性侵殺害,唐納自然是嫌疑最大、眾人口徑一致的追捕目標。 當年將唐納送進監牢的法蘭克‧埃德,自警界退休後便獨自一人蝸居康瓦爾鄉間, 頻頻做著讓他在大半夜冒汗驚醒的惡夢。 是不是因為沒有履行曾對失蹤少女母親許下「我會把她找回來」的承諾所致? 或是因為自己的女兒恰巧也來到這個年紀而讓他感到不安? 埃德決定以一介平民的身分,重新訪查蘇珊與唐納的下落。 唐納和埃德都明白,唯有行動才能扭轉困境,阻止人生失速往悲劇墜去, 然而他們始終看不清,這惡夢最終會以什麼形式和面貌降臨在他們面前…… .泰晤士報  約翰‧哈威重回英國犯罪小說書寫頂峰位置。 .書單雜誌  哈威的作品依舊敏銳、感性卻又不淪為濫情。 .圖書館期刊  緊湊的情節、耐人咀嚼的對話、高度共感的人物角色與充滿想像空間的灰色地帶,  是活躍在第一線大師的註冊商標。強力推薦! .文學評論雜誌  一流的小說:氣氛緊迫、令人毛骨悚然。 .紐約時報書評版  如果哈威的小說是歌曲,演奏的應該是爵士薩克斯風手查理‧派克(Charlie Parker)。 .華爾街金融日報  足以與伊恩‧藍欽和彼得‧羅賓遜(Peter Robinson)並列,  聰慧的、鋒芒畢露的現代警察程序小說大師。 .推理大師愛爾默‧李納德(Elmore Leonard)  哈威讓我聯想到格雷安‧葛林,他是個獨具風格的作者,能告訴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同時卻把文字保持得清爽單純。 <作者簡介> 約翰‧哈威(John Harvey) 1938年12月21日生於英國倫敦,小說家,兼有詩人與劇作家身分。 早年自諾丁罕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後,在中學教了十二年英文與戲劇, 之後轉而從事專職寫作,並於80年代返回母校兼職教授電影與文學。 作家生涯早期寫了超過九十本書,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便是犯罪推理類型作品, 查理.芮尼克探案系列中的首作《寂寞芳心》(Lonely Hearts)還登上了 英國泰晤士報的二十世紀百大犯罪小說榜。 2004年,哈威持續推出新作,這次他以新角色法蘭克‧埃德開啟一個 全新系列──文字一樣充滿詩意,布局依舊縝密,敘事架構更貼近 現代犯罪小說的節奏,首作《惡夢》平裝本於英國銷售突破十萬冊, 一躍成為犯罪小說愛讀者新的追隨對象,隔年便奪下2005年英國犯罪小說 作家協會銀匕 首獎與美國《致命的快感》雜誌頒發的巴瑞獎, 並入圍2006年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的初選。 2007年,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再頒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