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兒童社會:情緒教育實務工作手冊
<內容簡介> 本書以應用行為分析原理為基礎,教學內容則是依據情緒發展、社會—情緒發展、社會認知及心智理論等發展理論。作者群將累積多年的教學實務經驗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務的工作手冊,為第一線的教育工作人員提供具體的教學方法與步驟。 在基礎篇中,針對社會—情緒的發展做了精要論述,並詳細介紹應用行為分析之學習理論及教學策略(如,辨識教學、配對教學、核心反應訓練、語言行為教學及類化教學等)。實務篇中,則詳述每個教學項目,包含:教學安排及辨識刺激、提示方式及後效增強,使實務工作者可以直接使用該教學指引。此外,教學資訊箱亦提供了教學實務中需要注意的細節,使實務工作者在面臨個別化的特殊需求挑戰時,能有多元的思考與因應策略,讓每次教學都能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 ★目錄: Part 1 基礎概念 Chapter 1 社會—情緒發展與自閉症者 第一節 情緒發展 第二節 社會—情緒發展 第三節 自閉症者之特徵與社會—情緒發展 Chapter 2 教學模式 第一節 增強原理與刺激控制 第二節 教學模式與策略 Part 2 教學實務 情緒課程檢核表 技能領域一:刺激配對 1-1 制約聲音、玩具或故事書成為增強物 1-2 刺激配對與口語引發 1-3 後效增強與興趣擴展 技能領域二:非語言情緒能力 2-1 眼神接觸 2-2 分享式注意力 2-3 眼神偵測與意圖 2-4 模仿課程 技能領域三:命名情緒 3-1 命名單一抽象情緒 3-2 命名情境中之情緒 3-3 命名情緒之因果關係(包含他人與自己) 3-4 進階的情緒命名:能說出較為複雜的情緒 3-5 命名與慾望(或期待)相關的情緒 技能領域四:假裝遊戲 4-1 以兒童為主體的假裝遊戲 4-2 象徵遊戲(物品替代、無中生有、賦予抽象屬性) 4-3 與人物、環境有關的象徵遊戲 技能領域五:心智理論 5-1 觀點取替 5-2 基本信念 5-3 第一順位錯誤信念 技能領域六:情緒管理 6-1 尋求協助 6-2 自我調節:情緒轉換 6-3 人際問題解決 6-4 同理心 技能領域七:人際互動 7-1 回應wh提問 7-2 主動提出wh問題 7-3 主題式對談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鳳華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碩士、哲學博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系畢 經歷: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教授、行為輔導研究發展中心主任、中彰投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資源中心副主任。 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中區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資源中心主任及副主任、加州州立大學沙加緬度分校訪問學者、省立台東農工專任輔導教師 周婉琪 學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畢業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畢 證照:國小階段特殊教育教師證、國民小學普通教師證、資優教育教師證 經歷: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行為輔導研究發展中心行為療育教師。擔任研習講師(台中市、彰化縣、苗栗縣、重慶師範大學等)、彰化縣藝術治療方案主責教師 孫文菊 學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畢業 美國猶他州立大學家庭與人類發展系畢 經歷: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行為輔導研究發展中心執行秘書兼行為療育教師。曾任台中市自閉症協會輔導老師、台中縣心理衛生服務中心心理輔導員、世界展望會兒童暨不幸少女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