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模型製作教範Vol.4
<內容簡介> 近來模型市場上,雖說主流車款已經被各家廠商推出的差不多了,但相關的改套、以及軍事模型的新產品仍舊像海浪一樣,一波波的推出,看來,軍事模型還可以熱門好一陣子。而且,最近廠商把開發的矛頭指向了無裝甲的軍用車,產品線日益充實,就我個人而言,非常高興看到這樣的趨勢。 這一期的『MMM』是以德蘇開戰70週年為題,因此筆者就用東部戰線為舞台,創作一件新作品。最近筆者大概是年紀大了,在製作情景時,比較少做戰鬥中的精彩動作場面,而喜歡做一些像是記錄照片裡常見的日常風景。所以這次決定用帶有俄羅斯風情的背景,搭配一些德軍車輛,做出帶有田園氣息的作品。 以前在戰場寫真集裡,看過手上拿著玉米的德軍軍官,在和農村婦女談笑的照片,深深為這樣的景象所著迷。這次聽說要以德蘇之戰為主題,我不由得想起了這樣的畫面。接著我又想,說不定用一大片俄羅斯的玉米田當作舞台,也很有趣味?不過,我畢竟不瞭解俄羅斯的農田究竟是什麼模樣,所以和好友清田聰先生商談,他找出各種各樣的俄羅斯田園風景照片給我參考。 在他的指引下,我觀察這些照片,發現俄羅斯有些農場是用道路分隔開來的大片農地,也有些農地是用淺淺的溝槽劃分開來,路面和田地之間並沒有很大的高低落差。以日本和亞洲各國的水田來說,道路通常會蓋的比農田高出許多,而農地之間的田埂也是堆高起來的。因此,這個路面與農地的高低落差的差異,成為表現俄羅斯農田時必須注意的特徵。不過,由於情景得要在很小一塊區域內呈現出特色,多少還是得用一些誇張表現手法。一如前述,道路在農場中只佔了很小的面積,其他地方都是遼闊的農地,但是那麼平坦的農地,實在不容易表達出情景的趣味感,所以,這次雖然參考了相關照片,卻還是決定把路面稍微做的高一點點。 接著,我又想把農地作成玉米田,可惜現在這季節沒有實景可以觀察,只能在書籍和網路上找相關的照片來當參考。我發現有些家庭園藝的教學書很有參考價值,因此就以這類書籍作為主要資料來源。除了靜態的照片之外,我也想看看影片中玉米田的模樣,所以看了電影『Field of dreams(夢幻成真)』,掌握住玉米田的印象。雖然這部電影是現代美國的故事,不過,拍攝時是在真的玉米田裡進行,所以可以確認玉米在各個成長時期的不同狀態。 ★本書特色: 連結著阿干折與阿斯特拉汗兩地的「A─A戰線」── 在遠遠位於蘇維埃聯邦首都莫斯科後方──白海海濱的阿干折,以及裏海沿岸的阿斯特拉汗,這兩個地方所連成的一直線,就是所謂的A─A戰線。德軍入侵蘇聯、揭開德蘇之戰序幕的「紅鬍子作戰」,就是以這條A─A戰線作為最終攻略目標。 這場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別號「紅鬍子(Barbarossa)」為代號的作戰行動,主要目的是要擊潰蘇聯、鞏固德國在東方的生存空間,並且在歐陸確立德意志第三帝國的霸權地位。1941年6月22日,紅鬍子作戰正式發動,投入的兵員多達300萬人、戰車3580輛、火砲7184門、各型車輛60萬輛、馬匹75萬頭、軍機1830架……堪稱是史上空前的龐大戰力。雖然蘇聯軍在兵員人數上佔有優勢,但是由於史達林戰前在軍中進行整肅,導致組織戰力薄弱,因此,兩方一交鋒,蘇聯就迅速喪失了大片領土和兵力。 儘管如此,蘇聯軍還是頑強反擊。德軍在遼闊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