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潢指導聖經:史上最多屋主疑問解答777
裝潢究竟是美好的體驗還是一場災難? 經手上百戶住宅裝修的設計師給你的「絕對建議」 真實揭露如何規避裝修風險的一切祕訣。 對所有關於裝潢的事情, 如何從最小的細節來看出最大的風險? 首次見面就敢遲到的設計師,你敢託付嗎? 「網站比公司大」的設計師,你不會懷疑嗎? 「 鑑賞標準」比你低的設計師,會有設計感嗎? 【挑選設計師】:第一步就走對,勝過日後問題一大堆 Q:找個人工作室因為管銷少,所以裝修費用可以比較低? A:不一定,假設同時缺工人,包商一定優先選設計公司,因為資金不會像個人工作室可能會有短缺問題,面臨可能必須停工或轉包。而正規公司會有會計部、工務部、設計部,包含整體和日後的服務完備,如果是個人工作室,就只有一個人,分身乏術。 設計師會提醒你「和室一點都不合適」嗎? 設計在木地板下面的收納叫做「埋葬」。 收納恐慌症」會幫你換來一間倉庫。 【與設計師詳細溝通】:從「食衣住行育樂」條列出需求,打造最速配的家 Q:建商的格局方正,所以不一定要客變? A:錯,標準格局不可能都符合所有住家,「客變」是最重要的權利,不要放棄,否則就失去買預售屋的意義。經過設計師為屋主量身設計,並和建商溝通,才會精準按照改過的格局配電。我曾經有屋主因為客變時想自己處理,結果格局和管線弄得亂七八糟,也忽略配電要跟著改變,沒住幾年又需重新大翻修,浪費了客變過程和日後時間。 成本決定成果,絕無便宜又大碗的裝潢。 探討設計師「低價的做法」, 不如先了解設計師「低價的動機」。 沒圖沒真相,沒有細部圖如何正確估價? 【簽約、出圖與估價】:事先釐清估價範圍,避免掉入先低價再追價的陷阱 Q:還沒正式簽約,所以無法請設計師估預算? A:錯,工程預算一定要事先評估,可以要求業者做出書面簡易初(粗)估,但是發生糾紛的消費者,有80%就是在這裡出問題。因為習慣貨比三家,卻常完全以低價做出選擇,容易發生誤判。工程實際花費多少就是多少,有經驗的設計師不會誤差太多,低價通常只是吸引的手法,後續的追加層出不窮。針對初估,一定要請對方說明此預算涵蓋到什麼程度、內容、誤差範圍會多大,並要求附在日後的合約書中。 施工快速是配合度高?還是在趕工? 看工地、數材料、點人頭就是監工嗎? 監工是設計師的責任,你為何要去背負? 【選材、開工、施工與監工】:認清便宜建材背後的風險與代價 Q:大家都說用系統櫃可以大幅降低預算,而且跟木作質感也沒差多少? A:錯,木作工程之所以還是有存在的價值,就在於其細膩度仍是系統櫃無法比擬,對於質感有要求的屋主仍會選擇木作櫥櫃,尤其木作必須經過貼木皮、上漆的程序,更能接近實木質感,在斜線、曲線的造型上也能表現豐富的設計感。 工程收尾最能看清楚設計師的能耐,但通常為時已晚… 帶放大鏡驗收,不如戴眼鏡看清楚保固和售後服務條款。 【完工與驗收】:掌握關鍵驗收時段,不用天天辛苦跑工地監督 Q:所謂驗收,就是裝修結束後再檢查看看空間有無問題就可以? A:錯,想要確保裝修的施工品質,必須按照各項工程完成驗收,利用你的觸感、視覺、聽覺,學習檢查工程小細節,屋主可以隨著分次付款的時機同時驗收,泥作工程完成時為第一次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