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經論透視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3460084
<內容簡介> 序言 太極「拳經」、「拳論」、「行功心解」、「十三勢歌」等都是太極拳的重要經典,從來修學太極拳者,莫不以這些經典作為學拳的指南,這些經典都是祖師前輩們修成正果後的精闢言論,也只有修煉到同一水準層次的人,才能稍微理解這些經論、歌訣是在說些什麼。 一般初學者對於剛接觸的太極拳原本就陌生的,而且對這些古文言的經論也覺得有些深澀的,雖然有不少名師,將太極拳的經論作了釋義,但都是偏向依文解義而已,對於太極拳經論真正的內涵,並沒有作出詳細的解析,無法使人從中獲益,不免有些遺憾。 筆者修學太極拳三十餘年,不敢說對祖師們遺留下來的經論、歌訣有多深入的理解,僅就自己練拳的些微心得,就教於方家,借此而拋磚引玉,希望能引出更多的論作,以利後輩學人,是為所願。 本書僅論述「拳經」、「拳論」及歌訣「十三勢歌」三部分,至於「行功心解」部分,拙作《行功心解詳解》已於2012年8月由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請學者參閱指教。 本書原擬書名為「太極拳經論詳解」,唯因拙作已有「行功心解詳解」,故改名為《太極拳經論透視》,在此向讀者先於敘明。 ★目錄: 第壹篇 太極拳經  第一章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  第二章 氣宜鼓盪,神宜內斂  第三章 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凸凹處,無使有斷續處  第四章 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  第五章 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  第六章 其病必於腰腿求之  第七章 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第八章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  第九章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斷,乃攘(壞)之速而無疑  第十章 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  第十一章 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  第十二章 長拳者,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  第十三章 掤、捋、擠、按、採、?、肘、靠,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擠、按,即乾、坤、坎、離,四正方也。採、?、肘、靠,即巽、震、兌、艮四斜角也。進、退、顧、盼、定,即火、水、木、金、土也,合之則為十三勢也。  第十四章 原註云:此係武當山張三丰祖師遺論。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 第貳篇 太極拳論  第一章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第二章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第三章 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第四章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  第五章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第六章 雖變化萬端,而理惟一貫  第七章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第八章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第九章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  第十章 不偏不倚,忽隱忽現  第十一章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第十二章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  第十三章 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第十四章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  第十五章 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第十六章 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第十七章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  第十八章 察四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