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月刊_第335期
編輯室報告 ◎封德屏 《三色堇》:張秀亞來台第一本書 ◎應鳳凰 人文關懷 Humanity Concern 來亂的才能 ◎邱坤良 〈心路‧筆痕‧書影〉 迷於方寸 遨遊世界 ◎莊永明 〈文學批評劄記〉 後殖民的「後」始於何時 ◎陳芳明 〈柏林繼續叛逆〉 動物公園街四號 ◎陳思宏 談文論藝 Discussion 超然物外.超然病外 ──陳正毅《用生命書寫》評介 ◎渡也 逝水滔滔,無奈徒悲傷 ──記述文協南部分會的走入歷史(下) ◎王牧之 台語小說的興起 ──讀林央敏《台語小說史及作品總評》 ◎胡長松 人物春秋 Writers’ Profiles 〈學人專訪〉 立足古典,放眼現代──楊文雄的文藝青春夢 ◎蔡明原 〈作家行止〉 即便「惡」,都是當下的幸福──專訪楊索 ◎林麗如 〈懷念紀弦先生特輯〉 懷念詩友紀弦 ◎林亨泰 悼念紀弦 ◎洛夫 高天厚地一異端──悼紀老讀他的詩〈異端辭〉 ◎向明 風範長存,詩文不朽──悼念吾師紀弦 ◎楊允達 悼吾師紀弦,說幾許舊事 ◎辛鬱 寧為期頤數當年──追憶紀弦老師 ◎羅行 現代的唐吉訶德──我所認識的紀弦 ◎張健 筆名「路易士」及「紀弦」談屑 ◎吳心海 落幕之後──懷詩人紀弦 ◎張? 本期專題 Spotlight 擎文學的火炬:「文訊30:世代文青論壇接力賽」側記 在三十而立的起跑點上──「文訊30:世代文青論壇接力賽」第一場 ◎許劍橋 文學森林裡的各種綻放可能──「文訊30:世代文青論壇接力賽」第二場 ◎郭正偉 讓閱讀開啟文學更廣闊的遠方──「文訊30:世代文青論壇接力賽」第三場 ◎顏訥 文學經驗的回首與未來想望──「文訊30:世代文青論壇接力賽」第四場 ◎葉佳怡 文學路,沒有終點──「文訊30:世代文青論壇接力賽」第五場 ◎陳姵穎 那年的文青生活回憶──「文訊30:世代文青論壇接力賽」第六場 ◎王志元 七種跑步的姿勢──「文訊30:世代文青論壇接力賽」第七場 ◎廖宏霖 在生命的中間或終結──「文訊30:世代文青論壇接力賽」第八場 ◎言叔夏 那一夜,關於文學的八組關鍵字──「文訊30:世代文青論壇接力賽」第九場 ◎楊富閔 在結束的地方開始──「文訊30:世代文青論壇接力賽」第十場 ◎盛浩偉 「我們的文學夢」特輯 Feature Story 文學作品的史料、巫覡與愛情 ◎巴代 「我的文學因緣」特輯 Feature Story 保持飢餓狀態 ◎焦桐 最初的夢──記我年少時的朋友秋 ◎宇文正 特載 Feature Story EADG ◎姜乃文 觀星記 ◎宋友文 兩人世界 ◎曾資涵 紀州庵手記 Kishuan Events 紀州庵實習生日記 ◎Hsin 書評書介 Book Review 教育的重新想像──我讀薩爾曼.可汗的《可汗學院的教育奇蹟》 ◎高大威 無形的圍禁──讀何致和《花街樹屋》 ◎黃錦珠 召喚歷史與未來──評黃粱史詩《小敘述:二二八?銃籽》 ◎鴻鴻 記憶的島弧,文化的漢國──讀陳黎詩集《朝/聖》 ◎印卡 藝文史記 Literature Events 〈資深人文出版社〉 百年老招牌,照亮人間路──瑞成書局的故事 ◎顧敏耀 各地藝文採風 ◎編輯部 全球華文文學通訊 ◎編輯部 大陸有關華文文學研究動態 ◎朱雙一 文學記事──2013年7月~8月 ◎王為萱 192 文學新書──2013年7月~8月 ◎詹宇霈 銀光副刊 Senior Writing 〈詩〉 馬的行吟 ◎楊濤 小詩二首 ◎傅林統 南山湖 ◎戴宗良 〈散文〉 易讀好記「識字訣」 ◎愚庸笨 搬家與白髮 ◎林錫嘉 愛在東方和西方──淺談Grace Buie的《心魔和刺青》 ◎李秀 海南印象 ◎楊小雲 上天堂,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