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華德福繪畫的世界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5837129
內文簡介 》 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擁有的繪畫能力! 要培養這種能力,必須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細心引導。不同年齡的孩子各有其繪畫表現的方式;即便是大人也都擁有繪畫的能力! 本書是由資深華德福教師菲雅‧亞福克(Freya Jaffke)所著,她結合30年的教學經驗,傳達出繪畫的理念及本質。本書介紹了繪製的過程中常用的蠟塊使用技巧,也介紹了具有暈染特質的水彩顏料,是培養孩子想像力最好的素材,以及逐漸風行的植物染料運用;是本豐富實用的「玩色美學」! 孩子的美感就在這些美麗顏色下逐漸成形,繪畫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小時候就培養孩子的美感,將成為他一輩子都擁有的禮物。 ★本書特色: ◎隨書附贈10張德國名畫家弗蘭茨.馬克動物畫明信片, 可以裁剪下來作為孩子繪畫時臨摹的參考 ★內文試閱: ‧摘文 在繪畫中與孩子對話 陪一群年齡不同的孩子坐在桌邊畫畫,必須針對個別的需求做出不同的回應,這也是一項挑戰。 與兩到三歲的孩子對話 對兩到三歲的孩子只能用提醒的方式,如:座位在哪裡、畫紙在哪裡及放蠟塊的籃子在哪裡等,還無法以對話方式來進行。這個年紀的孩子十分享受坐在一起,在紙上畫起有力的線條,不過成果卻滿是彎曲及漩渦,但每個孩子也都是從這個階段開始發展。如果繼續觀察孩子之後在繪畫上的發展,會發現有趣的現象:孩子的畫逐漸有涵意,也可以讓人了解圖畫所表達的內容,也不再被當成隨便的塗鴨而成為回收廢紙,又或者,大人可能也會彆扭地詢問孩子圖畫的內容。事實上,兩到三歲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畫什麼,只是活潑好動,並且在畫紙上追尋快樂的感覺。 與三到四歲的孩子對話 三到四歲半的孩子已經會主動對大人描述自己的圖畫內容。孩子一開始就迫不及待地在紙上熱情地畫起各種圖樣跟人物,從中可以發現他們的想像力正被開啟,甚至還會為圖畫命名。有時候充滿喜悅、又有時用認真且嚴肅的語調介紹自己所畫的「物體」代表什麼意義,孩子也會察覺大人是否在當下專注聆聽介紹的內容。再過一段時間,孩子對另一個人描述圖畫的內容可能又有些不同。這就顯示他的想像力不斷地變化,並不是孩子說謊,大人更不需要批評或糾正。 等到五、六歲的階段,孩子的想像力又發展地更好,就能確實運用在畫圖上,雖然一開始也無法串連起所有圖畫的意義,幾個月後也就能漸漸地進入狀況了。 與學齡前的孩子對話 與五歲或學齡前的孩子對話,應該採用兩人對話的方式。例如:討論某種車子的排氣管應該在後面還是旁邊、蝸牛應該在樹上或者蒸汽船上應該有幾根煙囪等,就好比孩子用自身的經驗來描述自己的圖畫,也邀請同伴一起加入。陪伴的人應該對於孩子畫在紙上的圖樣感到有興趣,或許還可以問孩子:「你會畫飛機嗎?」而答案應該是「我相信你一定會的!」這時,你可以這麼說:「人坐在飛機裡,這裡是窗戶旁邊則是機翼(畫在機身上)。」孩子一定會吃驚地看著大人一一畫出每樣物品(但僅專注片刻),又滿足地繼續畫自己的圖了。如果換個問問題的方式,例如:「小狗應該怎麼畫呢?」先不示範給孩子看,而試著啟發孩子練習的意願。舉起手在空中慢慢地畫出小狗的樣子,並說:「沒錯,頭在前面(手指輕輕的畫圈),接下來是肚子(重覆畫出橢圓形狀),然後是四肢(小狗站立著並腿往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