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室
看一個堅持生活美學的老師,如何取材於大自然, 從美化教室開始,一點一滴與學生合力造出理想的美麗景觀。 他從教室周遭的角落、閒置用地開始, 和學生共同揮汗下土,胼手胝足, 親手打造花圃,欣賞花開花落;教孩子領略自然之美。 建造賞鳥台,欣賞鳥類的風姿神采;教孩子體會生命的意義。 堆砌養殖水中生物的生態池,欣賞魚類的各種生態;教孩子認識物競天擇。 藉由教室旁的小小自然環境,讓學生養成「發現自然之美」的眼睛, 並教導他們將這種觀點,運用到同學、義工媽媽以及周遭所有人的身上, 發掘每個人的美。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但成就最美的教室需要最美的教師。 ★名人推薦: 自然觀察作家劉克襄 國語日報社兒童園地版主編林敏束 高雄市鼓岩國小輔導主任黃子誠 ★內文試閱: 空中生態池,下課好去處 我的教室位在二樓走廊的盡頭,沒有別班的小朋友會經過,算是一處很謐靜的地方。因此,特別大的陽台就成了我們師生創作的空間。我們陸陸續續地把種植的盆栽擺在花圃裡,再慢慢找時間師生一起從樓下剷土,一桶接著一桶的搬上樓,費了好大的功夫才將花圃填滿。 一年後,填好土的花圃就成了我和小朋友的夢想花園,我們種植了好多草花,隨著季節遞嬗,花紅葉綠的,很是美麗。但可惜,只要一到暑假豪雨來臨的期間,長達七公尺的空中花圃因排水不佳,長期泡水,心血就此毀了! 改造花圃成生態池 由於暑假結束後就要迎接新班級的到來,我在開學前便動了些腦筋,決定將原處的花圃改造成水生植物池。這樣一來,儘管下大雨,也不怕苦心經營的花圃毀於一旦了! 暑假結束前二週,我規劃了生態池的長度,也和已經畢業的小朋友搬來許多就地取材的石子,在工友先生的幫忙下,我們把石子砌了起來,將原本長方形的花圃以一比二的比例,劃分成前後兩塊。由於前端常因下雨積水,我們便順勢做了防水措施,再重新整裝電路,裝上水馬達,營造潺潺水流聲,就成了我們獨一無二的空中生態池了。 為了讓新班級的小朋友有參與的感覺,我還刻意預留一些善後的工作,等待開學後再和小朋友一起完成! 開學後,小朋友聽完我的計畫都卯足了勁,幫忙將剷起的土壤移開,剩餘的花草重新翻土。等水池注入水、裝上水馬達,我開始蒐集資源和小朋友一起進行水池的造景。家?的媽媽小我一歲,是位果農,一聽到我需要造景用的大木頭,二話不說,從田裡搬來兩大塊樹頭,並和我合力將大木頭搬上二樓。擺上去後,整個水池更添自然風味。至今想起她的大力協助,都覺得好開懷,那是一種親師間的友誼與贊助,我相當珍惜。 一起讓生態池變豐富 隨後,小朋友開始熱心的提供小魚兒!有的是從夜市撈回來的,有的是小朋友和爸爸斡旋許久,才從魚缸裡要來幾隻小魚。還有糊塗的小朋友錯把惡鱉當烏龜,直到隔日發現小魚慘遭厄運,大家才懂得區分小鱉和烏龜的不同,也大肆撻伐那位糊塗的同學,限定他馬上將惡鱉驅離,才讓水池恢復了平靜!這是小小的意外插曲,也是我和當屆小朋友共同的有趣回憶。 幾星期之後,小朋友陸續帶來的花草,加上水池裡的水生植物繁茂了起來,不但恢復了原有的夢想花園,更形成了一處空中流水造景的水生植物池! 我們用汗水再造一個夢想花園,一個更臻完善的夢想花園,有游魚流水、四季草木、鳥語花香,有時我們還能真實感受到落花